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
上海乐队学院首届学生与王健同台 为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奏响第一声 |
更新时间:2014-9-13 9:18:32 来源: 解放日报 |
![]() |
9月12日,上海乐队学院首届学生与纽约爱乐首席演奏员、大提琴家王健同台协作,以一台特殊的开学典礼,为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奏响第一声。 今年8月,上海乐队学院的首届新生正式入学报到。9月4日至昨天,来自纽约爱乐乐团的9名首席及资深演奏员来到上海,为学生开设各类专业课程。据悉,纽约爱乐乐团在2014—2015学年期间,共将来沪4次进行教学活动,其余时间将通过远程教学等方式跟进学习进度。2015年7月,纽约爱乐乐团将在上海进行首次驻团演出。驻团演出将包括青年音乐会等在内的5场音乐会,均在上海及周边举行。 上海乐队学院的首届新生共有22名,其中包括3名旁听生,年龄范围从22岁至35岁,既有音乐院校应届毕业生,也有职业乐团在职演奏员。这批学生分别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意大利等地接受过音乐教育,专业包括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大管、圆号、小号及长号。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表示:“上海乐队学院的建立填补了中国乐队演奏的空白,以往中国音乐教育较少关注重奏和乐队方面,而中国目前恰恰还是很缺乏乐队方面的优秀人才。” 与高等音乐学府培养独奏人才不同,上海乐队学院重在树立起乐队整体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整体音乐的感觉。“管弦系的毕业生大多最后都会进入专业乐团开始职业生涯,但是他们在学校接触到的课程却是以培养独奏人才为方向的,尽管他们都拥有扎实甚至是相当精湛的技巧,但是到了乐团,他们却不知道怎样融入乐队,和其他乐手合作。”陈光宪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的交响乐团约有60支,不过很大部分乐团一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乐手。专业人才缺失成为了制约中国交响乐发展的一大瓶颈。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音乐学院的教师大多没有乐队演奏的经验,而国外很多高等音乐学院的专业教师多由著名乐团的首席演奏员担任,培养方向存在着一定差距。 依托上海交响乐团和上交音乐厅的优势资源,乐队学院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目前,纽约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等世界优秀乐团都已与乐队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开放乐团实践机会。明年夏天,纽约爱乐乐团将到上海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驻团演出,届时,乐队学院的所有学生均有机会与纽爱乐手一同排练。除此之外,乐队学院还将派学生亲赴纽约爱乐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践。据了解,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马勒青年交响乐团的合作正在积极商洽中。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