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
那些让老外看呆掉的海派船模现在回上海展出了 |
更新时间:2020-6-9 11:16:44 来源: 周到 |
![]() |
《小题大作——中国微型古船模技艺展》将于6月13日至7月6日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举办。该展览是2020年中国“文化和遗产日”普陀区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指导、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展览将展出海上瓶装船模和微型船模技艺制作艺术家王双淮、陈昌华创作的微型中国古船模系列作品。2019年10月,两位艺术家的船模作品在联合国“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中国周”活动中展出,在场外国友人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背景下推出的“中国微型古船模技艺展”,向人们讲述了中华古船文化的辉煌历程。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和航海历史都曾震惊世界,从独木舟到巨型海轮,从《清明上河图》的繁荣盛景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从近代上海城市的崛起,到如今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船是上海商业金融、航运及港口贸易发展的历史见证。
■陈昌华作品 本次展览上呈现的微型中国古船模系列作品,都是由海上瓶装船模和微型船模技艺制作艺术家王双淮、陈昌华创作的。他们把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融于创作中,利用人们丢弃的酒瓶、木材等废弃物,用传统技法和独特创意,创作出带有深厚历史内涵的中华古船精品模型。
■王双淮作品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带娃去领略一下带有中华传统文化、海派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重属性的中国微型古船模展览,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艺术家简介: 陈昌华
海派微型中国古船模艺术家、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协会会员、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会员、上海收藏协会会员、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昌华擅长微型中国古船模制作。作品曾获2019年联合国“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中国之窗海派技艺展演荣誉表彰,作品“福船”被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市长收藏。作品曾入选第十六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匠心江南”第三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荣获“美丽城市”科普行动环保创意作品征集评选特等奖、第八届上海金秋十月一画一器艺术作品展优秀奖、2019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百名手工达人”荣誉称号。 王双淮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家、上海侨爱海派传统工美基地顾问、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设计协会会员、虹口区收藏学会理事。 王双淮从海军退役后30年多年一直担任远海工程运输船船长,微型瓶装船模制作是他一生的爱好。他的瓶装船模保留中国传统手工艺并结合国外酒瓶装置艺术,作品晶莹剔透,巧夺天工。王双淮在酒瓶中复原了从唐代一直到近代中国及国外的多艘名船,他用10年时间制作24艘北宋船只,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繁荣盛景。1990年代王双淮瓶装船模工作室被上海收藏协会命名为“上海首家瓶装船模民间收藏馆”。作品曾赴赴韩国釜山、上海世博会展览,获得首届12省市长江流域民间艺术博览会铜奖、“美丽城市”科普行动环保创意作品评选特等奖,作品“上海沙船”被联合国永久收藏。 来源:周到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