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
第十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启动 |
更新时间:2014-9-25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儿童剧本是寓教于乐的,但现在有的儿童剧只有“乐”,而没有“教”,甚至通过颠覆经典,来传播负面价值观。昨天第十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举行主题论坛。专业人士讲到儿童剧的现状多少感到无奈。而上海儿童剧创作贫弱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品质之忧: “羊怎么能和狼交朋友?” 创立于1993年的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今年迎来了第十届的大年。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组织了20部优秀剧目在全市17个区县进行展演,演出场次超过600场。演出剧目包括来自山东、江苏、浙江、吉林和上海的8台参演剧目、8台贺演剧目以及4台特邀的“全国一等奖儿童剧”剧目。 这些优秀儿童剧的亮相,在让孩子和家长为之惊叹的同时,也突然明白了一点:平时他们还是看了不少劣质儿童剧的。近年为了促进儿童剧发展,有关方面制定政策,要求学校每年组织孩子观看一定数量的儿童剧。在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看来,这固然很好,但究竟拿什么样的儿童剧奉献给孩子,这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不能将政策变成推销劣质作品的手段。 在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原会长蔡正鹤看来,现在一些儿童剧确实质量堪忧,不仅制作粗糙,而且传播的内容有问题。“现在有的儿童剧竟然说狼是好的,鼓吹羊和狼交朋友。羊怎么能和狼交朋友呢?主创人员为了制造‘颠覆性’效果,向孩子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儿童剧应该是寓教于乐,健康向上。” 韦芝认为,现在有些儿童剧呈现出成人化或幼稚化倾向。无论是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成人化语言,还是连孩子都不屑的幼稚故事,都显然无法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儿童剧寓教于乐的设想只会落空。 数量之困: 儿童剧不只是儿童剧团的专利 记者注意到,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举行了10届,演了全国150多部儿童剧,但参演的上海本土儿童剧寥寥无几。本届展演经过多方努力,才让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一部《成长的快乐》成为开幕剧。这是上海儿童剧21年首次成为开幕剧。当然这也说明,上海儿童剧还不够“优秀”。 这确实很令人费解:上海有专业的儿童剧团,有专门的儿童剧场,有辉煌的儿童剧创作历史。但近年,这座城市的儿童剧创作却略显贫弱。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活动发起人之一、原儿童剧展演组委会办公室秘书长吴明德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海儿童剧近年的贫弱,固然与创作人员减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剧种的贫瘠。“过去每次办儿童剧展演,上海很多剧团都认为此事与己无关。儿童剧不只是几个儿童剧团的专利,它也可以属于其他剧种。” 在吴明德看来,上海有许多优秀剧团,如果都来致力于儿童剧创作,那上海儿童剧的局面将为之一新。据了解,此次儿童剧展演,上海昆剧团破天荒地携昆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参演。而由上海一家民营公司制作的现代少儿京剧《少年中国梦》也在参演之列。这些都被认为是上海儿童剧实现多剧种化的一种尝试。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