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今年上海市文明办收到家训3.5万条故事三千篇

更新时间:2014-9-30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客堂间里,村民们认真听着“家风小故事”演讲;活动室里,书法爱好者提笔凝神书写“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等家训;村落和居民小区内,文艺队队员自编自导、自弹自唱“家训小戏”……

  9月29日上午,上海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气氛:由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传承好家风,奉敬贤德人”华东地区现场会在奉贤召开,来自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文明办主任、妇联主席、有关专家及上海市各区(县)文明办、妇联负责人,围绕弘扬“好家训好家风”传统文化、开展“最美家庭”建设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人员在杨王村、奉浦社区锦梓家园和奉贤“贤园”现场观摩,感受了上海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和“好家训好家风”培育活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和经验。

  改革开放后,杨王村逐步富裕,但不少村民却难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带来的转变,精神文明素养较低。富了口袋,如何再“富脑袋”?杨王村村委尝试用编村训村规的方法提升村民素养,发现有效后便发动全体村民写家训,让家庭成为改变民风的阵地。

  “仓廪实而知礼仪”的实践经验,点燃了奉贤“家风家训”培育活动的薪火。近年来,奉贤区大力弘扬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为内核的文化传统,立足家庭平台弘扬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据悉,今年上海市文明办收到各类家风家训故事3000篇,家训3.5万条,评选出丰子恺外孙宋雪君等100户“海上最美家庭”。此外,本市还开展了“2014上海网民最喜欢的家训”投票活动,活动主办方从前期征集的3.5万条家训中初选出历史人物、当代家庭两个组别各100多条优秀家训,组织市民投票,投票量达6万张。

  上海首份《上海市家训家风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课题报告现已完成初稿,即将向社会公布。课题项目的负责人、上海大学教授胡申生介绍:本次调查涵盖11个区县“家风家训”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是近年来本市在“家风家训”文化领域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调查发现,海派“家风家训”文化近年来正在逐步复苏,“平等、科学、操守”是新时代海派“家风家训”文化最大的特色,大部分普通市民的家训中都能找到这些元素。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