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
施大畏谈承担起引领责任—— 传播感悟真善美传递核心价值观 |
更新时间:2015-3-12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去年和前年两年,中华艺术宫共迎505万参观者,其中非专业观众超过450万人。”作为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华艺术宫馆长的施大畏委员,兴奋地谈起这个话题,他说,法国卢浮宫一年的游客是400万人,中华艺术宫达到如此人流量已经很可观。但这还不够,艺术场馆并不是挂几幅作品、办几场展览的事,还应该肩负起传递核心价值观、提升公众艺术欣赏水平的重任,通过“艺术”这个载体,去传播优秀文化的精髓。 在施大畏看来,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经济、科技等发展以外,还要弘扬优秀文化。文化,归根到底是一个人肯定生命和世界的一种态度,文化作品,应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施大畏说,他所理解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人性中的“真善美”,比如讲真话、干好事,对社会有担当,懂感恩、懂敬畏,中国的许多电影、小说和绘画中,对“真善美”的表达无处不在。而这个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再简单地、指令式地传达给大众,更需要通过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去传达。 施大畏说,我们有很多优秀文化作品,比如水墨动画片《三个和尚》,还有《小蝌蚪找妈妈》,这些作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了很多价值理念。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去提升公众的文化欣赏水平,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他认为,首先要对公众负责,承担起传播和引领的责任,通过艺术作品,把我们知道的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故事,用最简单、最朴素、最为大众欢迎的方式传播。 “中华艺术宫的作用,不仅仅是办几场展览,展出一些作品,还要在通过文化艺术的交流,提高公众的艺术鉴赏水平,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的熏陶、感悟真善美。”施大畏透露了中华艺术宫今年的一些学术研究计划,将建立国际美术馆学、美术史研究、视觉文化研究的工作网络和研究平台,将继续推动开展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重要艺术家的研究;同时挖掘那些相对冷僻、但在美术史和艺术创作上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让他们走进公众视野。此外,还要推动与全国艺术机构的合作,促进高层次国际文化交流。今年,中华艺术宫还有许多“走出去、请进来”的跨界艺术展项,将展出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中华艺术宫还将与印度国家美术馆、法国卡尔拉贝尔市政府等一起举办展览,许多展品都是首次出现在中国。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