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消费热点 >> 正文

双11网购陷阱多 黄浦消保委:需要注意7个地方

更新时间:2015-11-20 8:15:00     来源: 解放日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11”网购狂欢节,“全年最低价”、“限时秒杀”、“全场五折特惠”、“亏本回馈”……在电商们各式各样令人动心的促销宣传口号中,“双11”仿佛成为了“天上掉馅饼”的“捡便宜”盛会。

一边是高涨的购买热情,一边是随时可能出现的购物陷阱,消费者网购时如何擦亮眼睛不被“坑”?黄浦区消保委综合历年“双11”投诉情况,盘点了“双11”网上购物不得不注意的几个普遍陷阱,为“剁手族”打上一剂预防针。

同时,黄浦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如果在网络购物中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和发生消费纠纷,请及时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维权。

一、低价陷阱

“第二件半价”、“特价”以及“最低价”等字眼是最常见的,实际上这恰恰是消费者最容易中招的地方。因此购物前可查看该商品的历史交易价格,防止跌入价格陷阱。

二、宣传陷阱

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类似的网购经验,寄来的商品和网页美美的图片相差甚远。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尽量在展示实物图的商家购买,或者购物前向商家索取实物图。

三、钓鱼陷阱

“双11”期间,很多曾经网购的消费者会收到商家发送的促销、物流、支付、红包等信息,不少可直接点击网址进入查阅。消保委提醒大家,为免误入钓鱼网站,应采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浏览器,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并定期杀毒;不要轻易点击卖家通过QQ或E-mail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等,更不要轻易通过这些链接付款,应进入网店的官方网站、APP等官方途径查阅信息。

四、定金陷阱

不少商家会以交定金可在“双11”当天享受低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提前交纳预订定金,并注明定金不退。在此提醒消费者交定金前要货比三家,切忌冲动消费。

五、海外代购陷阱

海外代购存在一定风险,如确需海外网络代购,消费者除选择知名度较高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和可靠的支付方式进行交易外,最好要求代购人提供购物凭证、收银单据、真实联系方式等,并保留邮寄凭证以备查询。

六、虚假发货陷阱

遇到此类问题消费者应及时咨询了解,临近系统自动确认收货时应要求商家延期确认收货期限或取消订单,以免钱到卖家手、货却没收到。

七、账户信息安全陷阱

尽量不要用手机号注册网购账号,也不要随意将短信验证码告知他人。遇到支付不成功等情况,应先联系卖家查询订单情况,不要轻信不明短信提示或陌生来电。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不向任何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婵犵數鍋涙径鍥礈濠靛棴鑰垮ù锝呮贡椤╃兘鎮规担鍝ワ紞缂佸娼¢弻娑㈠Ψ閵夈儮鎸冩繝鈷€鍕⒌鐎殿噮鍓熷畷鍫曞煛閸愩劌鈻�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