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消费热点 >> 正文 |
网络平台,为何懒得受理投诉 |
更新时间:2016-1-12 8:49:00 来源: 文汇报 |
![]() |
“互联网+”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方便,但隔着屏幕也造就了另一问题:维权难! 现下一些热门的网络平台服务商,使用时用户体验非常好——接单快、成交快,但碰到问题时却往往找不到可以直接联系的投诉通道,有的甚至没有客服电话,一切只能通过微博、微信或邮件沟通。 邮件、微信发出去了,“石沉大海”并非偶然现象——消费者得不到回复、看不到结果,收到的常常只是屏幕上弹出的按程序设定的标准化回答。即便有回复,按用户的话来说也是“爱搭不搭,前几次还满热情的,后面就完全没反应了”。 打车软件:投诉无门反馈慢 徐先生晚上用优步打车回家,发现手机不见了,猜测手机是落在车上了。他马上想到跟客服联系索要司机的电话,不料却发现只能发邮件;结果,经过邮件的一来二去,拿到司机手机号码时天都亮了。手机肯定是找不回来了。 优步方面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客户使用电话沟通时的过激情绪会影响客服的工作效率,所以投诉渠道暂时只设置了后台留言和邮件。如此一来,优步“不受影响”了,消费者损失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去年11月,江先生在成都旅游时叫了一辆滴滴专车赶火车。没想到,驾驶员却是个“本本族”,不仅不认识路,开车时也颤颤巍巍。江先生打开手机导航为其引路,倔强的驾驶员偏不认账,坚持按自己的路线走。最后,江先生没赶上火车。江先生在App上向滴滴投诉,直到现在快三个月了,连个回馈电话都没接到过。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交通运输部对专车服务规范确属空白,地方部门若针对其服务质量惩罚,便等于确认了其运营的合法性;因此,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只好坐等“尚方宝剑”,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外卖平台:包庇商家不作为 任女士在外卖平台“饿了么”上定了一份外卖。一小时过后,她打电话给店家催单,但一连打了几个电话,都未接通。两小时后,电话终于接通,但店家直接挂断了电话。任女士申请退单,店家也不受理。三小时后,“饿了么”系统自动默认订单完成,而此时店家的电话又打不通了。任女士向“饿了么”投诉,客服却表示“也联系不上店家”。结果,不了了之。 在网络订餐成为消费者新宠的今天,诸如“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点我吧”“外卖超人”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产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入驻门槛低、卫生状况堪忧、无证经营、随意取消订单。带来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平台方面,面对消费者投诉却表现得极为消极。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平台为了拉拢商家资源,对消费者权益和舌尖上的安全表现得极为漠然。 OTA平台:投诉部门形同虚设 2015年,从年初到岁尾,在线旅游网站一直都浸泡在人们的吐槽声中:高额的改签费退票费;只买不退不改签;平台显示已出票,但在航空公司的系统里“查无此票”……乌龙事件层出不穷。 陈小姐在携程网上订了三张机票,由于网络不稳定,订票时日期跳转,结果订错了票。她立即联系客服,却被告知“不能退不可改签”。陈小姐求助航空公司,最终在航空公司的干预下,携程才勉强退给陈小姐一半费用。不过,这退票风波前前后后可是花了陈小姐20天时间。 记者手记 不搭理你又怎样 新消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如果网络交易平台无法提供销售者或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网络交易平台就要承担先行赔偿责任。 但是,实际操作时,由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在投诉受理机制上存在缺陷,管理与约束不到位,平台与商户遇投诉时往往互相推脱。即便有客服热线,也常常打不通、无人受理、拨打之后杳无音讯——形同虚设。 其实,有些网络平台还就是看准了“维权成本高”这个现实:消费额不高,又几个人能盯着不放?就算遇到较真的,一纸诉状将他们告上法庭——诉讼费不高,但鉴定费、检测费……你懂的,再加上证据保留常常“不充分”,败诉是难免的。 所以,不搭理你又怎样?(记者 何易)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