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8名武警上海总队军乐手参加阅兵奏响“大国强音”

更新时间:2015-9-2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每天一小时基础训练、一次随机抽考;每天一次阅兵曲目连续站立演奏;每周一次业务考核及讲评……自4月份入驻京郊阅兵村以来,焦杨等8名武警上海总队官兵已进行了4个多月的封闭训练,只等9月3日上午正式亮相——在当天的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将奏响30首军乐,焦杨等8人有幸加入了这支千余人的团队,这也是上海驻军中直接参加阅兵的唯一一支代表队。

  在阅兵中,军乐团演奏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阅兵方队的步伐速率、衔接配合,被誉为控制节奏的“时针”。来自武警上海总队军乐队的8名官兵脱颖而出,加入了军乐团,分别司职大号、小号、单簧管、打击乐、长笛、萨克斯等乐器。“《游击队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抗战乐曲虽然歌谱不长、技法朴实,但要演奏好仍不简单。”领队焦杨介绍,为了此次阅兵,抗战经典作品都进行重新编曲,突出铜管乐器的金属音色,演奏起来并不容易。

  在4个多月的集训中,8名官兵克服重重困难,他们的呼吸、音准、音色、节奏和技法均名列前茅,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领导和战友的充分认可。由于多次设计队形、调整编队,战士金焰3次改换演奏的乐器,从最初的军鼓到四音鼓,最终定为大镲,每一次他都自觉接受新安排,毫无怨言,加班加点背乐谱,被评为“背曲标兵”。有人劝他慢些练,免得又要换乐器,金焰却说:“这也是一场战斗,我必须要快速进入最好状态,不能拖别人的后腿!”

  技能是挑战,体能更是挑战。阅兵当天,联合军乐团要在广场的醒目位置持续站立两个多小时,而且要求乐器举起的高度和角度都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为锻炼体能,焦杨他们在烈日下一站就是4个小时,乐谱被照得雪亮,乐器被晒得发烫。每次训练结束,官兵们都浑身湿透,仿佛刚从水里被捞出来一样。现在,他们人人都能做到“站4小时不倒,坐4小时不动,练4小时不乱,吹4小时不错。”23岁的狄周琴是个列兵,担负大鼓演奏任务,是武警代表队里唯一的参阅女兵。身材瘦弱的她不向组织求照顾、提要求,而是牺牲休息时间穿着雨衣、绑上沙袋练长跑,补上体能短板。她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另一名战友——长笛手刘益一起在阅兵村“火线入党”。

  能在这次阅兵式上奏响纪念抗战胜利的“大国强音”,8名官兵都深感荣幸。单簧管演奏员安刚说:“参加预演那天,伴着我们奏响的军乐,战机在天上呼啸而过,战车轰鸣而来,那一刻我的内心极为震撼。对我而言,能参加这次阅兵演奏是宝贵的经历,阅兵当天哪怕吹破嘴,也绝对不能吹出一个破音!”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