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
用好人大制度群众和政府才当真 闵行区人大代表钱天信“爱较真” |
更新时间:2015-9-28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闵行区有条凤庆路,约500米长,环境整洁,是周边居民锻炼、休闲的好去处。此前许多年,它有名无实,垃圾遍地,能够换上“新颜”,居民们说“要感谢钱代表”。 家住景谷路西段的居民,也说“要感谢钱代表”。这条路曾长年脏乱差,在钱代表力推下,多部门联合整治,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 “钱代表”就是钱天信,67岁的他连续五届当选闵行区人大代表。居民们或许不知道,为了凤庆路改造,钱天信曾两次在政府部门办理结果上签了“不满意”;为了景谷路西段的环境整治,他差点启用“质询权”来发挥监督作用。 因为“较真”,钱代表有时令职能部门有些难堪;不过,更多时候,他受到职能部门欢迎。因为他不仅“紧盯”问题,还能够当好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两次“不满意”,推动一条路重生 区三届人代会期间,钱天信提交了一份要求改造凤庆路的书面意见。说起这条凤庆路,倒也奇怪:部分江川地区居民的户口簿、房产证上,标明“凤庆路××弄××号”,规划图纸上也有这条路,实际却偏偏找不到。 原来,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商造完此处的房子后,发现从周边其它道路可以绕到这个小区,便没有按照规划开通“凤庆路”。钱天信到实地查看,发现确实有预留的路面,但没有路牌、路标和路灯,而且环境很差。邮递员送信,访客来访,都找不到确切方位。 书面意见上交后,过了两三个月,相关部门的办理结果是“留作参考”。政府部门也有难处,开通这样一条路,需要数百万元资金,而这是开发商遗留下来的“烂摊子”。 钱天信凭经验判断,这件事会被搁置起来。对书面意见的办理结果,代表可写三种反馈意见——“满意”、“理解”、“不满意”。考虑再三,钱天信决定用“新的方式”来推一把,在反馈意见中填了“不满意”。很快,相关部门就给了新的办理结果——“计划解决”。 钱天信心里“格楞”一下。这个“计划”有多久?为何没写明时间节点?于是,他又一次在反馈意见中填了“不满意”。 一周后,新出炉的办理结果拿到钱天信面前,“三个月后动工开通凤庆路”。钱代表这才签下“满意”二字。工程开展了半年多,凤庆路终于开通建成。 钱代表的较真是出了名的。凡是他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政府应该解决而未解决的一些民生问题,他会一次次提书面意见。 景谷路西段曾经是“马路菜市”,环境糟糕,是个“老大难”问题。自从区一届人大开始,钱天信就提出整治景谷路西段的书面意见,连续提了6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到了第7年,钱代表仔细研究了《代表法》,认为可以启用“质询权”来发挥监督作用。当时,全国各地只有广州的人大代表启用过质询权。钱天信与一些代表依法联名提出质询案,递交给区人大秘书处。 “质询?这个太厉害了!”相关部门表示将尽力解决问题,问可否撤案?钱天信说,撤案可以,但事情一定要尽快解决。 之后,区领导牵头,15个部门联手整治,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将老的集贸市场拆了重建,新市场规模大,可以满足周边居民买菜的需求,马路摊贩彻底没了市场。 钱天信被称为“书面意见大户”,迄今一共向区人大提交书面意见363件,向区委办局直接送达意见368件,向市人大代表转交群众意见39件,直接与市有关方面联系解决4件。 当“协商式”代表,助推问题解决 退休前,钱天信担任一家国企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联系群众。退休后,他更是“全日制”投入代表工作。 较真的钱天信也受职能部门欢迎,因为他不仅“紧盯”问题,还经常与职能部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红一、红二小区完成旧区改造后,小区道路拓宽了,但原本立在一旁的37根电线杆“竖”在了道路中央,看上去很不舒服,而且救护车、消防车因为电线杆挡道开不进来。居民们向钱代表反映,希望能将37根电线杆移到道路两旁。解决这件事有难度。每根电线杆移位需3万元,37根总计111万元。按常规,这笔钱应从物业维修基金支出,但这两个老小区拿不出这么大一批维修基金。 在人代会上,钱天信提交了“37根电线杆移位”的书面意见。此后,他参与了房地局、供电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帮着出谋划策,花了一个多月,商定了解决方案——37根电线杆中的25根属于公共设施,由供电部门承担移位的费用;还有12根,属于小区路灯电线杆,移位费用由区房地局和小区业主委员会共同承担成本费,其中小区维修基金动用了3万元。扰民电线杆问题终于妥善解决。 “协调解决此类事情,我的原则是依法依规,有理有据。”钱天信说。而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他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互动。 那么多年来,钱天信不遗余力为群众利益奔忙。他同时坚守一条原则:选区是局部,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发生矛盾时,局部要服从全局。如何服从,就要靠代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钱天信告诉记者,当前两届代表时,他遭遇过三方面的不理解:一些政府部门不理解——“这个代表怎么意见这么多”;同事朋友不理解——“你当代表当得这么认真做啥”;一些群众不理解——“我们提出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全部解决,否则就是代表没发挥好作用”。 对有些“不理解”,钱天信理直气壮坚守自己的信条。对有些“不理解”,他也反思并改进工作方法,“最初,我是‘漏斗式’代表,几乎全盘接受群众意见。后来,我演变为‘过滤式’代表,力求提交的意见更加务实精准;再后来,我努力做好沟通工作,当个追求实效的‘协商式’代表。” 学会“议财”,才能更好地“议事” 这些年,钱天信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研究预算报告上来。在他看来,学会了议财,管住了政府的“钱袋子”,才能更好地议事。 2008年以前,钱天信与不少代表一样,基本看不懂预算报告。区人代会上,代表们拿到的预算报告只是薄薄一页纸。2008年1月,在闵行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钱天信和代表们收到一本358页的财政预算详表,但这份预算详表在会上下发,只给代表们短短三天时间看,会后还要收回。 这怎么来得及细细研究?钱天信和其他代表提出意见后,预算报告详表精简到90多页,而且在会前几天就下发给代表。从拿到预算报告到区人代会召开的这几天,钱天信非常忙碌。他整天坐在电脑前制作表格,对照各组数据,研究预算报告。 “火眼金睛”的钱代表还真看出一些问题。一次,他在财政预算专题询问会上问某职能部门:“你们部门本年度‘业务活动费’比上年度多支出8000万元,为什么相差这么多?”职能部门被问倒了。回去再细细一算,原来所列的“业务活动费”,除了会议费、课题调研费之外,把重大工程项目的费用也列入其中。“业务活动费”的表述怎样更准确?成为代表们和政府部门讨论的议题。 钱代表看政府账本,越看越专业,越看越精准。2012年区人代会上,钱天信领衔,32位代表提出了闵行区首例预算草案修正案。在仔细分析预算数据后,他们建议以2011年为基础,将2012年度的党政机关会议、课题、调研、评估、咨询和培训等六项预算开支削减5%,调减下来的资金,向民生倾斜。这份被表决通过的修正案,开创了全国人大制度的先例。 “对待人大制度应该‘当真’和‘用足’”。在钱天信看来,人大代表只有用好用足人大制度,主动作为,善于作为,群众和政府部门才会把你“当真”,好制度才更具生命力。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