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上海某预备役高炮师新春伊始组织实战化训练

更新时间:2016-2-16 9:32:00     来源: 解放日报

官兵穿戴防毒面具通过“遭敌化学武器袭击”地区。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呜——”昨天上午,随着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在寒风中响起,上海某预备役高炮师组织的实战化演练拉开序幕。官兵闻令而动,数百名官兵迅速奔袭在行军路上,与“敌”展开战斗。此次演练中嵌入十几个战术科目,现场硝烟弥漫,“敌”情不断。“把实战化训练放在春节期间,放在极端天气下,就是要让部队从‘休假模式’迅速转换至‘战斗状态’,不断锤炼官兵能打胜仗的硬功夫。”师长孙宁告诉记者。

部队刚行进不到20分钟,队列前方突然响起爆炸声,瞬间“毒烟”四溢。“部队遭敌化学武器袭击,迅速做好防范,快速通过沾染地带!”指挥员一声令下,官兵们立即戴上防毒面具,穿上雨衣、戴上手套,相互之间仔细包裹裸露在外的皮肤,快速通过沾染地带。官兵们尚未喘过气来,突然部队停止行进,“尖刀班”再次传来敌情:在部队行进的必经道路上发现一个宽200米、纵深300米的防步兵混合雷场,部队无法绕行。记者赶到雷场时,工兵已展开作业,只见他们小心翼翼,排除一个地雷即插上一面小红旗,半小时后一条宽约2米的“安全通道”成功开辟,部队成单列纵队快速通过雷场。师政委徐维春告诉记者,这次演练严格按照打仗要求,用全过程的“真、难、严、实”逼出部队练兵打仗、带兵打仗、随时打仗的意识。

实战化训练也锤炼了官兵的血性胆气。刺骨的寒风中,官兵个个汗流浃背,奋力前行。“有没有走不动的?有没有病号要上车?”收容车在行军队伍中前后呼喊,但始终没有一人上车。战士吉天禹出发不到10公里,脚上就磨出了水泡,一路上都一瘸一拐地走路,身边的战友不断劝他上收容车。他却说:“上车是可以结束身体上的痛苦,但却丢了身为一名军人的尊严!”昨天15时,参演官兵终于徒步赶到目标地域。(通讯员 陈锡林 王琦 记者 茅冠隽)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

      濞屸剝婀佹禒璁崇秿閸ュ墽澧栭弬鍥╃彿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