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上海教委:上海明年全面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更新时间:2014-8-28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学区化办学是指按照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中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有序分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

  ●集团化办学,即在一个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的牵头下组建学校共同体,在学校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与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合作。

  “打虎山路一小集团”、“福山路外国语小学集团”……这些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教育集团带动了一批学校。今年起,本市将有4个区先行试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到2017年底,本市将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并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运作机制,缓解择校难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缩小校际差距,缓解择校热

  徐汇区华泾紫阳中学原先被附近居民称作“菜场中学”,对口入学的学生总会千方百计寻求转学机会,可被民办华育中学托管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当地学生纷纷回流。

  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透露,徐汇虽名校云集,但存在“南北不均”现象,采取“街镇均衡”的学区化办学后,大量居民从中受益。

  “近年来,虽然学校的硬件设施都有了提升,但教学水平的客观差异存在,这也导致择校热升温。”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坦言,为此该区尝试通过控二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方式缓解择校热。控二小学教育集团在成立之初,附近居民担心原先教学质量普通的小学只是挂了块牌子,而当控江二村小学向集团内学校陆续输入12名优秀教师后,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市教委副主任贾炜8月27日透露,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针对当前校际间不均衡现象采取的针对性举措,在区域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从而有助于缓解择校。

  涌现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

  市教委透露,本市今年将在徐汇、杨浦、闸北、金山4个区先行试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提炼核心经验,为制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年规划做准备;从2015学年起“全面推行”,全市各区县将根据自身实际与需要制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年规划,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校际间均衡;到2017年年底全市基本形成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将涌现一大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基本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对于有市民担心此举是否会导致“好学校的老师都跑光了”,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表示,这种办学方式是一种“缩小差距,尊重差异”的优化组合,即使是原来办学相对优质的学校,也可以从伙伴学校那里学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学区内的学校通过教育资源配置、人员流动、课程共享、活动交流等,产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促共生的效果,不但不会稀释优质教育资源,反而会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促使每一所学校朝着优质的方向发展。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婵炲备鍓濆﹢浣圭鐠佸磭绉块柛銉ュ⒔婢ф牠寮崶鈺冨娇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