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有职业操守才能成为办案高手 代表为八小时外行为禁令点赞

更新时间:2015-1-29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法官和检察官,有职业操守,才能成为办案高手、行家里手。”1月28日,市人代会分组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时,闵行组姜国盷代表的一番话得到大家的认同。而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旭则在参加小组审议时现场回应:“要让检察官习惯‘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

  两院报告中,关于“队伍建设”内容占了很大篇幅,代表们对报告中的这些表述特别关注——市高院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以案为镜,警钟长鸣,加强司法廉洁教育,提高干警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坚持从严管理,严格落实上海法院“八个禁止”、“法官业外活动行为规范三十条”等纪律制度,约束干警不越雷池、不踩红线;市检察院报告中提到,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去年对4个区院领导班子开展巡查,对3名区院检察长组织经济责任审计,交流任职区县院副检察长7人,对配偶移居国(境)外的调离领导岗位。

  对于这些措施,姜国盷代表觉得,官员、检察官的职业很神圣,考量一个检察官是不是合格,不仅是对办案质量的考核和业务素质的评价,更应注重职业操守。他觉得,对司法干警实行“八小时外行为禁令”很有必要,如果一名法官或检察官的社会交往过多,“同学”和“朋友”太多,老百姓怎能相信他们在办案中不会网开一面?他建议,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检察官业余生活的监管,做到慎权、慎独、慎友,维护司法机关的形象与法治的权威性,只有具备职业操守,才能成为办案高手、行家里手。

  听了这番话,陈兆丰代表也按捺不住了,他说:“崔亚东院长在报告中,有句话我听了以后‘内心复杂’。”他特意划出这句话——“个别干警违纪违法时有发生,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什么是“时有发生”?为什么是“时有发生”而不是“偶有发生”或“基本杜绝”?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这也表明法院能够直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建议两院能以司法改革为契机,通过建立法官选拔和职务序列管理制度、探索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等,通过“顶层设计”来解决少数司法人员素质不高、作风不实、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审议中,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旭代表现场回应代表们的建议。他说:“要让检察官习惯过‘两点一线’的生活。”今年检察机关压力很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提起公益诉讼,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全新的法律监督方式,此外还有反贪、司法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世界各国从制度上都对法官检察官的薪酬制度和职业保障作了详细规定,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陈旭举例说,比如检察官家属是律师的,就要有退出机制,还要严格社会交往、严格从业禁止;检察官和家属,都不得利用检察官的职务牟利;检察官不能办企业、获得与职务有关的盈利;如果违反纪律要严肃处理,违反“八项规定”、违反职业禁止的,要坚决查处,保证检察官队伍的纯洁性。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