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
2015年上海市民防工作会议召开 今年建应急避难场所19处 |
更新时间:2015-3-5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3月4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联合召开2015年上海市民防工作会议。记者从市民防办获悉,目前申城应急避难场所共有30处,占地155万平方米,可容纳避难人员20万人,其中去年新建23处,今年计划再建19处。按照规划,至2020年,本市将建成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一类应急避难场所20处,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的二类应急避难场所313处,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三类应急避难场所由各区县规划,确保每个街镇至少有1处。 从2010年开始,上海已着手推进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去年新建的23处应急避难场所中,绝大多数是在原有校舍、操场、体育馆等场所基础上新增应急设备。去年宝山区杨行中学就以操场和校舍为基础建成了应急避难场所,配备470瓦的应急发电机并挖掘300余米的深水井,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杨行中学可作为长时间、大规模疏散安置点容纳近万人避难。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深化民防法制体系建设,编制完成区级民防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推进网上审批,将民防工程拆除、民防工程监理资质两个审批事项纳入审批平台。同时,本市将积极推动长三角人民防空协同联建,探索提高民防训练质量,按市国防动员指挥机构演练模式,完成11个区县民防演练任务。另外,今年本市将以徐汇滨江“上海西岸传媒港”为试点课题,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本市还将结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民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等活动,广泛开展民防宣传教育,加强社区、学校民防宣传教育培训,借助多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副市长蒋卓庆在会上指出,民防工作事关城市安全和百姓安危,是利国利民的事业。近年来,本市民防工作在军地双重领导下,围绕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等使命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当前上海进入了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民防工作任重道远,全市各级部门要深化认识,认清责任,加强领导,注重协作,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积极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