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
朱家角探索基层自治新路 居委会干部身边多出数百上千志愿者 |
更新时间:2015-6-3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清明小长假,北大街的人流再次创纪录,最高一天达到3万多人次。但在这条拥挤的老街上,采用明火烹饪的餐饮店有32家,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我们建议,除了定期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不妨再组建一支义务消防队,把广大商户和居民组织起来培训、演练,加强自我防范和管理……” 不久前,在青浦朱家角镇北大街居委会,一场“党群协商理事会”如期举行,10多位理事热议社区里几件百姓关注的大事。参加议事的理事,并不只有居委干部和党员,而是涵盖了各种身份,包括楼组长、读书会会长、安全监督员、文体团队队长、来沪人员代表、商铺党员代表、城隍庙负责人等。平时,他们会定期坐到一起,带着从社区里搜集来的各种“急难愁”问题,群策群力探寻破解办法。 这样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已在朱家角镇全面开花。早在2003年,朱家角镇就率先在各村居试点成立“党员代表议事会”,探索基层自治新路。去年开始,“党员代表议事会”全面扩容为“社区党群协商理事中心”,广泛吸纳各方群众代表和骨干力量,与党员代表一起参与协商议事。“村居社会治理需要党组织主导,还需社会各方和广大群众参与,实现有效共治自治。”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表示,朱家角镇社区党群协商理事中心,充分展现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目前,全镇180支原本散落在社区里的“闲置”群众团队,通过谋事、议事、理事、监事的闭环工作机制,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 “以前,每个居委会只有五六位干部,根本忙不过来,现在,他们身边多出了数百上千名志愿者,力量明显增强。”镇党委书记徐红岗介绍说,让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参与进来,可以更及时更广泛地反映基层呼声,并起到扩大民主、规范决策的作用。 闭环工作机制,也让各方群众代表和骨干力量可以全程参与社区治理,而不是偶尔做做样子。比如谋事环节,强调议事前要坚持问需于民,设置议题。议事环节,通过定期的协商议事机制,让理事们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理事环节,则鼓励群众代表和骨干依法参与理事,推动问题的圆满解决。监事环节,是对社区事务的处理进行监督和后期效果评估。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