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他是“小迷糊”生命中的奇迹 谢小双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更新时间:2014-11-6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我从小没有爸爸,你就像爸爸一样,能遇见你是我生命中的奇迹。”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小戴说着就哽咽了。她所感谢的“爸爸”,是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两个人,并没有四目交接,温暖放在心中。

  一般学校都抢着“择优录取”,谢小双的工读学校却是“择差录取”,但他的口中没有差生,他管那些孩子叫“犯迷糊的小生命”。昨天,由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杨浦区委等主办的谢小双先进事迹报告会场内座无虚席,听众们被谢小双的教育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掌声不断响起。

  以心换心才是教育真知

  “当工读学校的校长不容易,做了6年多,做得这么好,更加不容易。”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办事处郑老师曾当过老师,他深知谢小双的难处。在他看来,谢小双和孩子们都是彼此生命中的奇迹,迎难而上的教育温暖人心。

  谢小双的难,是角色的转变。2008年,他从一所普通学校调往辛灵中学。到任第一天,谢小双站在校门外,始终迈不出脚步踏进校园。他不能想象,一所校园到处都是铁锁、铁链、铁栅栏。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冰冷的枷锁全部拆掉。当时有老师好心提醒“这不能拆,孩子逃了怎么办”,可是他认为,铁锁锁住了人,同时也锁住了心,“孩子们喜欢学校了,怎么会逃?”

  当小戴哽咽着说,如果没有谢小双,他现在不可能考入大学,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一位中学女教师眼眶发红,她说,“孩子们改头换面,谢小双其实没有魔法,以真心换真心,这才是教育的真知。”

  教育需要先暖心再育人

  报告会上,主持人问几位辛灵中学的老师:“学生们平时怎么称呼你们?”英语老师徐硕海脱口而出:“我是海哥,孩子们管男老师都叫哥,女老师都叫姐。”台下的听众被逗乐。

  辛灵中学的很多学生起初来学校“只是想混混”,但谢小双和老师们对待他们的原则是“不抛弃、不放弃”。前来听报告的多数是教师,当他们听到谢小双说“对待‘小迷糊学生’,教书育人要反过来,先育人再教书”时,频频点头。

  市东中学历史老师何知珉说,谢小双让他想起了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说,那时自己学习成绩差,语文老师经常鼓励和肯定他,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选择做一名教师,去影响更多的孩子,“教育就是一种爱的传递,能够支撑人生。”

  令台下教师印象深刻的还有辛灵中学神奇的教师团队。学生课堂传玩的扑克牌,被孙宇婕老师改造成“化学小扑克”;徐硕海将摇号抽签的小游戏引进课堂,通过随机点名、积分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比赛……辛灵中学很多学生,刚进校时,5门功课加起来不足100分,可是眼下已连续4年中考合格率百分之百。

  帮助孩子就是帮助家庭

  上海杉达学院一位教师代表说,谢小双和老师们比普通学校老师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他们做的都是善事,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这也是辛灵中学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心声,于无声处最动人。一位已毕业的学生说,一直记得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谢校长赶到家里家访时,裤腿已经湿透;晚自修时,不经意间眼睛瞥向教室外,正看见谢校长靠在窗户上,慈爱地看着他们,“内心非常感动”。一位父亲没想到,不苟言笑的孩子进了这所学校,性格变得开朗又合群了,还会主动陪他们聊天。

  “感谢谢校长和老师们,改变了我们的家庭。”辛灵中学学生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本以为孩子不会好好读书,甚至想让他们提前退学去社会上打工,可孩子们慢慢爱上了这所学校,变得积极上进,“孩子的变化是家庭最大的幸福”。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濞屸剝婀佹禒璁崇秿閸ュ墽澧栭弬鍥╃彿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