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
让宪法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 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 |
更新时间:2014-12-17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宪法条款要法律化 解放日报记者:宪法的生命来自于有效实施;“依宪治国”的核心问题,也是如何有效实施宪法。那么,加强宪法的有效实施,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何勤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有许多亮点,“依宪治国”可以说是最大的亮点之一。从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大会上首度提出“依宪治国”,到四中全会再次明确“依宪治国”的法治原则,明确了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真正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石。 《决定》强调,“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因而它是关乎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实现宪法的法律化。即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宪法的条款实现法律化,并确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适用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宪法中规定的一些条款,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法律规定中。而我们的宪法又是“不可诉的宪法”,即没有法律的具体规定,法院审判不能直接适用宪法来判案。由此,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没有牙齿的宪法”。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来落实宪法条款,宪法就不仅仅是文本意义上的宪法,而是活生生的、起着领导作用的根本大法。 一切违宪都须追究 解放日报记者:实现宪法的法律化可以说是加强宪法实施的首要一步。紧接下来的问题,可以说是这个问题的“硬币另一面”,那就是对于违反宪法的行为,应该如何追究? 何勤华:现行宪法规定了“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追究”的原则,但是如何追究?宪法中并没有作出违宪审查的设计。由于缺少违宪审查制度,一些不符合宪法规定、不符合宪法精神的法律法规、法院判决就很难得到及时纠正,就有可能长期存在。一些违反宪法的行为,也没有得到追究。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经立法机关通过制定的法律,各个法院作出的判决,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都必须接受宪法的审查。如果这些法律、判决不符合宪法的规定,不符合宪法的精神,就应该判定其为违宪,就必须予以纠正。 解放日报记者:违宪审查、追究违宪行为,由谁来实施、如何实施? 何勤华:那就是要确立一整套依宪治国的机构和程序。在机构方面,学术界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也有不同的主张和建议,这些主张和建议当前是否适用,也可以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有些人主张,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反贪总局的做法,在最高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宪法法院。我个人认为,可以考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内部设立宪法委员会,由其行使相应的职能,比如违宪审查、宪法解释、立法解释,以及其他一些跟宪法相关的职能。在程序方面,可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且借鉴国外经验,制订有关宪法法院或者宪法委员会活动的专门宪法和法律规定。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这是一项新的任务。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但不能照搬照抄,关键是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依宪治国道路。 “依宪治国”本质是“依法治国” 解放日报记者:在加强实施“依宪治国”方略的同时,如何理解其跟“依法治国”的关系? 何勤华: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每个国家在同一时期只有一部宪法,而法律则有许多部。如在中国目前阶段,现行的法律就有242部。但宪法本身也是法律,只是它是法律之法,是所有法律、法规的根据和源泉。因此,“依宪治国”本质上就是“依法治国”,只是突出了依照宪法办事在“依法治国”中更加重要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升级版。“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抓住了这个核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会更加顺畅、更加有力、更有保障。 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解放日报记者:落实“依宪治国”方略,除了专业机构,社会各界,以及我们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何勤华: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坚强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自觉维护。”宪法的实施也是一样。要使宪法真正能够发挥治国安邦总章程的作用,我们全社会都要重视宪法、敬畏宪法和信仰宪法,各级干部和每一个公民,都要拥护宪法、信仰宪法,维护宪法的崇高地位和至尊权威。 从高校来说,要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要加强对现行宪法原则和精神的研究,加强对宪法所涉各项制度的研究。要把宪法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的必修课。要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宪法知识课程。现在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以及“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具体措施,都有利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宪法意识和宪法素养,为“依宪治国”培植广泛深厚的国民基础。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