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送别英雄 上海公安交警茆盛泉追悼大会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更新时间:2015-3-20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上海公安交警茆盛泉追悼会举行
上海公安交警茆盛泉追悼会举行

  3月19日下午,上海公安交警茆盛泉追悼大会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平,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白少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旭,公安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级司法系统、闵行区等部门相关领导,与茆盛泉生前战友和自发赶来的市民群众一道手持白花、缓缓前行,向英雄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茆盛泉男,出生于1983年8月,生前为闵行公安分局交通警察支队二中队民警。作为上海公安80后青年民警的杰出代表,他是严格执法、忠诚履职的先进楷模,曾先后多次获得立功嘉奖。3月11日17时20分许,茆盛泉在吴中路虹许路口纠处一起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时,驾驶员不服从指挥,并驾车将其拖行。茆盛泉头部着地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

  兄弟,我们会继续站好你爱的路口——上海公安交警茆盛泉追悼会侧记

  电影《无间道》的插曲《再见,警察》替代了哀乐,依然声声哀婉。2700余名警察和普通市民,沉默肃穆。昨天(3月19日)下午,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龙华殡仪馆大厅,来送别一位普通的80后年轻交警。

  照片里,目光如泉水般清澈的茆盛泉,生前是闵行公安分局交警二中队民警。今年是他从警校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第8个年头,一个月后,他原本将升格初为人父。

  然而,年轻的生命在2015年3月11日定格。那一天,他在执勤的吴中路、虹许路口纠处一起交通违法行为时,竟被忽然起步加速的车辆拖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忠于职守八载春秋护平安,勇于担当一腔热血耀金盾”——这一对挽联,成为他短暂一生的注解。

  我们会继续站好那个路口

  “虽然你走了,但你的笑容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们会继续替你站好那个你热爱的路口,我们会替你照顾好你的家人。我的好战友,好兄弟,一路走好!”

  茆盛泉生前的同事们来了。

  他所在的吴中路虹许路岗,地处中环,连接闵行徐汇两区,车流量非常大。这个岗位对民警的体力、排堵疏导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在闵行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陈杰的眼里,茆盛泉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阳光大男孩。他还记得2007年茆盛泉初到之时,总是在自己敞开的办公室门口探出头来,轻轻地问:“忙吗?我有个事故处理的问题想请教下。”

  有一次茆盛泉下班后特意找到时任事审科科长的陈杰,询问一起轻微事故的处理。尽管双方对处理没有异议,赔偿也已当场结束,但茆盛泉还是不放心,特意请教。“他有一股子勤奋好学的劲。”

  曾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认真”,茆盛泉说:“路口这么堵还有车子变道插队,那些守秩序排队的驾驶员怎么想?我就是看不下去,一定要管!”仅2014年,茆盛泉加班时间累计超过300小时,全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000余起,平均每天就近20起。

  今年25岁的学警胡骏杰今年1月26日到岗组实习,一直叫茆盛泉“茆师傅”。“茆师傅遭遇的不幸,有人说放弃纠违就可以避免。但我想这个时候,不是我们在选择是不是可以放弃纠违,这身制服已经帮我们作出了选择,我们必须严格执法。”胡骏杰今年5月即将毕业,他已经填写了到闵行公安分局工作的志愿:“我一定会继续做警察的。”

  但愿天堂没有交通违法

  “盛泉我不好意思,听到新闻我很难过。我想不到你年轻的生命就这么走了,我不想打扰你的家人,只是给你发了一条短信,你可能会收不到,我觉得天堂最好没有违法,如果没有违法,你就不会出这个事了。”

  茆盛泉生前的好友师长们也来了。

  李老师是茆盛泉大学再教育的班主任,听到自己的学生离世的消息,她给茆盛泉用过的手机发去一条短信,寄托自己的哀思。

  茆盛泉有个外号“金霸王”——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他工作的辖区以虹桥镇和七宝镇为主,他驻守虹桥镇,几乎一个人能把东片所有的110事故接警都包揽。同事说他这样太累了,他却笑着回答:“我在东面把事故都接掉,就省得你们大老远从单位赶到虹桥了。”

  “这个小孩从小就特别老实,看着我们就喊叔叔,人品性格没得说。”茆盛泉家曾经的老邻居王先生听到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离去的消息,昨天特意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茆盛泉是个好人,接触过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去年夏天,茆盛泉在路口执勤时,突然听到一声惨叫,原来一个坐在自行车后排的男孩儿不小心脚被卷进了自行车车轮里。看着焦急的父亲,茆盛泉在征得指挥中心同意后,二话没说将摩托车头盔戴到了孩子头上,迅速将他送到了附近医院。事后,孩子家长特地提着礼物登门道谢,茆盛泉谢绝了,他告诉家长:“我也快要做爸爸了”。

  他曾对朋友说,自己最大的爱好是陪妻子逛街。可作为交警,他的勤务几乎每天12小时。

  妻子有时也会抱怨,但茆盛泉却说:“等孩子满月酒了,再聚也来得及嘛。”——这却成了一句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把追思化作对法治的信仰

  “悲伤不会带走坚强,言行不能逾越法律。不论何时,不论何种情况下,交通参与者敬畏法律、服从交警指挥,是对逝者最大的缅怀。”

  还有许多与茆盛泉打过交道或未曾谋面的普通市民,也来为他送行。

  上午10时25分,离追悼会开始还有近4个小时,就有一位戴着毛线帽和眼镜的老太来到追悼会现场。她拉住工作人员询问:“这里是不是那位警官的追悼会?”老太说,自己下午没时间来,但就是想来拜一拜,想把一份慰问带给茆盛泉的家人:“没事,你们不用管我,我很快就走。”

  昨天下午,人群里白发苍苍的李秉平手捧着一本册子,收集了茆盛泉牺牲后111篇各类媒体报道,集结成册,准备送给家属。李秉平今年84岁了,曾是未成年人管教所工作的老民警。他说:“最好的纪念方式,还是遵守法制。”

  自发前来悼念的市民王先生是通过新闻报道了解茆盛泉的事迹:“这次事件让我觉得,我们每个在马路上的司机、行人,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配合交警的工作,让他们可以轻松一点。”

  一位参加了昨天追悼会的市民,写下这样的话:“时间会冲淡一切,他的名字最终只会让少数人始终牵挂。唯一可以让人宽慰的,是更多人认同他的选择,尊重他的坚守,他所遭遇的一切,才没有被辜负。最好的纪念,是把追思化作对法治的信仰。”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