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发布 110城上海稳居龙头

更新时间:2016-8-31 10:47:56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8月31日电 (唐小丽)8月30日下午,“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在上海发布,涵盖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10个城市,数据显示,上海龙头位置稳定。该指数是由华东师大曾刚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在2015年版“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基础上编制完成。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经济带和城市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和活力所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是我国新时期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的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占据着核心战略地位,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建设目标的实现。

曾刚教授介绍指数研究的主要内容

构建16个指标 评价110城市协同发展能力

据曾刚教授介绍,“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聚焦于城市相互之间的影响力、对外服务能力以及生态保护能力,构建了由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大领域16个指标构成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和后十排行榜

科创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和后十排行榜

交流服务能力前十和后十排行榜

生态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和后十排行榜

研究团队基于加权平均、自然断裂点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等方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与四个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总体态势、空间分异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上海龙头地位稳定 内部差距呈现“五级格局”

研究发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长江经济带呈现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三大组团、八大二级城市子群格局,城市协同能力呈现东高西低、省会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较高的特点;从城市协同发展驱动因子来看,经济是基础,交流服务、科技创新是支撑,生态保护是方向;跨界协同治理体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城市体系优化等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工作抓手。

研究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协同发展能力的内部差距显著,呈现为“五级格局”,即①龙头城市(上海):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等领域协同发展能力位居榜首,但在生态保护领域略显不足。②高级中心城市(武汉、重庆和南京),是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性节点城市,在生态保护领域表现突出,在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也拥有比较优势。③区域中心城市(成都、苏州、杭州、长沙、合肥、宁波、无锡、昆明、南通、南昌、温州、常州、镇江、徐州、贵阳、扬州),综合协同发展能力得分在43-19之间,但往往在特定专题领域表现突出,如成都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科创中心,昆明是辐射西部、联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航空节点,长沙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生态集约型城市,苏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杭州和合肥是全经济带重要的科技创新重镇,南通、镇江等则在生态保护领域具有很高的水平。④地方中心城市(包括排名第21至101位的襄阳、芜湖、盐城、泰州、资阳、台州、绍兴等81座城市),得分在18-7之间,这类城市总体协同能力不突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大多是地方性经济中心,个别专业化城市依赖特殊自然禀赋(如部分旅游城市、矿业城市)在个别领域有较强的对外服务功能,协同发展能力提升空间较大。⑤地方城市(包括排名第102至110位的攀枝花、昭通、铜仁、毕节、安顺、娄底、衢州、保山、六盘水等9座城市),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弱,与前四类城市差距悬殊,普遍存在的两大困境一是生态保护或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短板,而其他领域又不突出,二是对外联系强度很低,几乎没有任何突出的对外服务功能。

相较2015,资阳上升最多,攀枝花下降明显

数据显示,与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排行榜(2015)相比,2016年排名中,部分城市变化较大。其中资阳、内江、巴中、南充、遂宁、自贡、随州、亳州、六安、抚州是排名上升最大的十大城市;而攀枝花、淮南、娄底、衢州、马鞍山、嘉兴、铜陵、黄石、乐山、新余则成为排名下降最大的十大城市。资阳上升了77个位次,而攀枝花则下降了73个位次。

排位变动最大的前十和后十城市(2015-2016)

据相关专家分析,这主要是由于那些整体协同发展能力不强的中小城市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很大的异质性——有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生态保护做得很好,有(尤其是一些矿业城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尚可但是生态破坏很严重。比如,资阳、内江等四川省的城市和亳州、六安等安徽省城市凭借其相对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和较高的生态保护水平在协同发展能力的排名实现了大幅提升;相反,攀枝花、淮南、嘉兴等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差的城市由于其能耗和污染量较大、环保投资不足,协同发展能力在长江经济带内排名经历了大幅降低。

发布会上,来自于学界、政界、商界领域的资深专家、知名人士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吉余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学委会副主任、原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颢瀚教授等。

此次发布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主办,得到了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上海市经济学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长江经济带研究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濞屸剝婀佹禒璁崇秿閸ュ墽澧栭弬鍥╃彿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