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上海发布未来五年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

更新时间:2016-9-1 9:55:18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8月31日电 (记者励漪)《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今天正式对外发布。制造业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及“四个中心”的重要支撑,《规划》明确,上海要组织筹划各类产业要素资源,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进重大项目任务,建设集群集聚载体,力争实现“十三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左右目标。

《规划》提出,进入工业化后期,要推动转型升级,上海必须把握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精准医疗等新兴技术,及产业组织、分工体系等发展新趋势,坚持走创新引领、集约高效之路;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形成上海制造业发展新格局。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的新型工业体系。

到2020年,制造业保持合理比重和规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持续深化;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制造业对资源环境友好程度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实现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上海速度向上海质量、上海产品向上海品牌的转变。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从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三方面,提出15项具体指标。如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左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在“十二五”基础上增长约30%;企业信息化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5%;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左右;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已供应工业用地)达到75亿元/平方公里。

按照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上海制造业坚持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郊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工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创新引领、带状分布、集群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对接产业前沿发展领域,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聚焦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增材制造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积极承担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等战略重点,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三是加强科技前瞻性布局与产业化联动,积极培育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先进传感器与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创新专项,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上海还将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百亿级项目,新能源汽车、航空发动机、船舶海工等十亿元以上项目,以及一批亿元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产业各增产值1000亿左右,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都市、化工产业各增产值500亿左右,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能源装备和船舶产业各增产值400亿左右,为完成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25%左右的目标提供支撑。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