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
2013年度松江区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
||||||||||||||||||||||||||||||||||||||||||||||||||||
更新时间:2014-2-20 来源: 松江区 | ||||||||||||||||||||||||||||||||||||||||||||||||||||
![]() |
||||||||||||||||||||||||||||||||||||||||||||||||||||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松江区围绕“十二五”转型驱动、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三农”工作全年目标,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措施,努力完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切实抓好本地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农业保持健康、稳定增长。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3年,松江区共实现农业总产值21.59亿元,同比增2.5%,五大结构实现四增一减。 (一)种植业实现小幅增长 2013年,全区实现种植业产值11.76亿元,同比增1.5%。其中:粮食产量为11.19万吨,实现产值3.54亿元,同比增5.8%;蔬菜产量为18.1万吨,实现产值3.84亿元,同比下降0.3%;瓜果产量为16792吨,实现产值1.35亿元,同比增8.1%。花卉实现产值为1.13亿元,同比下降13.5%。农产品产量总体保持稳定,由于价格小幅上涨,使种植业产值实现小幅增长。 (二)林业保持稳定 2013年,全区实现林业产值3.04亿元,同比增0.7%。2013年,全区新增造林面积为37公顷,全区林地总面积达到9751公顷。2013年,全区继续加强了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的养护和防火等设施装备建设,推进农田林网建设,不断提高农田抗灾能力和美化农村环境。继续推进经济果林“双增双减”,确保水果安全。 (三)畜牧业发展较快 2013年,全区实现畜牧业产值4.71亿元,同比增8.0%。其中:生猪出栏26万头,比上年增长13.0%,实现产值3.79亿元,同比增10.2%;家禽出栏128万羽,实现产值0.36亿元,同比增13.8%;禽蛋产量为3161吨,实现产值0.29亿元,同比下降18.0%。2013年,我区继续推进种养结合家庭农场,至年底,累计完成60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投入生产,生猪产能进一步扩大。由于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比重达到80%,因此生猪产能的扩大带动了畜牧业实现较快发展。 (四)渔业呈现下调 2013年,全区渔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同比下降3.8%,渔业养殖面积减少,全年养殖面积为8662亩,比去年下降7.9%;渔业总产量为4337吨,同比下降6.1%。渔业产能虽然进一步下调,但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名特优养殖面积占到总面积57.6%,“三泖”大闸蟹、团头鲂“浦江一号”鳊鱼、松江鲈等名特优产品的生产稳中有升。 (五)农业服务业稳定增长 2013年,全区实现农业服务业产值1.08亿元,同比增2.9%。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展了针对家庭农场主、农机驾驶员等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推进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发展,2013年全区机农一体化家庭农场达到175户;机直播面积达到4万亩,比上年提高59.8,占播种面积的23.1%;粮食机收面积达到100%;农技服务、农产品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2013年松江区农业产值情况表 单位:亿元 %
二、农业生产主要特点 (一)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2013年,受政策、天气、产量等诸多方面影响,各类农产品生产价格都产生了一定的起伏。调查显示: 2013年我区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3.7%。品种升降结构发生变化,畜禽价格企稳回升,渔业产品持续下跌。分类来看: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受益于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影响,谷物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4%;蔬菜及食用菌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7%;花卉生产价格同比下跌1.8%;瓜果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1%。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跌0.5%。其中: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下跌1.3%;畜禽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2%。 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跌3.8%。淡水鱼类生产价格同比下跌5.8%;淡水虾蟹类生产价格同比持平。 (二)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2013年,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秋粮单产实现“八连增”,粮食生产呈现稳定良好态势。由于今年比去年入春早,灌浆期雨水少,千粒重增加,因此夏粮单产水平有所提高,达到了307公斤/亩,比去年增加了7公斤/亩,增长2.6%。下半年气候条件对秋粮主要品种生长较为有利,因此秋粮单产水平微增,达到575公斤/亩,比去年增加了3公斤/亩,增长0.5%,实现“八连增”。其中单季稻为576公斤/亩,后季稻为526公斤/亩。 (三)家庭农场稳步发展 家庭农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一是广度上有发展。秋播家庭农场调整后,全区家庭农场发展到1267户,经营面积15.02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9%。承包期3年以上的占89.8%,比上年增11.9个百分点;二是深度上有提高。专业化水平继续提高,家庭农场进一步向机农一体、种养结合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种养结合和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分别达到60户和175户,粮食自产自销家庭农场有14户,粮菜配茬家庭农场有17户,大大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三三”耕作制优势明显,既加快了收种进度,又提高了秋种质量。三是制度更完善。修订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完善家庭农场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促进了秸秆还田、机械直播、高产创建等农业措施和新技术推广。 (四)最低保有量任务圆满完成 2013年,全区圆满完成了全市最低保有量任务。水稻种植面积17.0万,超最低保有量15.5万亩9.7%;常年菜地面积为2.3万亩,与最低保有量持平;粮食产量达到11.19万吨,超最低保有量9.4万吨19.0%;绿叶菜上市量达到6.7万吨,超最低保有量5.8万吨15.5%;生猪出栏达到26万头,超最低保有量20万头30%。. 2013年松江区农业生产完成最低保有量情况表
(五)支农政策积极落实 除了继续落实好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外,针对2013年的农业生产情况,松江区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保持家禽行业生产稳定。为了维护我区家禽养殖场(户)经营者利益,保持家禽行业生产稳定,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对本区受直接影响的家禽养殖场(户)给予合理补贴。如生产维持性补贴,财政按每羽种禽15元的标准补贴给种禽养殖场。家禽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存栏蛋鸡给予每羽3元的补贴,存栏肉鸡给予每羽2元的补贴,存栏肉鸽给予每羽2元的补贴。对本区范围内的肉鸡和淘汰蛋鸡实行定点保护价收购。肉鸡收购价每公斤不低于9元,淘汰蛋鸡收购每公斤不低于7元。二是加强夏季蔬菜生产。今年入夏以来,最高气温屡屡刷新记录,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我区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稳定菜价,保障蔬菜、尤其是绿叶菜的生产和供应,我区采取积极措施,减少高温天气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大力推广遮阳网覆盖技术,全区购买遮阳网面积将近70万平方米,改善设施环境 。对引进耐热青菜种子,区财政80%进行补贴,播种面积达2500亩。开展“夏淡”期间菜农高温人身伤害保险,全区7个镇20个合作社的631名菜农菜参加了投保。通过各项措施,今年“夏淡”期间,绿叶菜生产总体平稳,“夏淡”期间每天绿叶菜上市量达300吨,菜价稳定。三是完善土地流转费补贴。根据国家种粮补贴、粮食价格、生产效益等情况,实行浮动补贴机制,将区财政对家庭农场每亩200元的土地流转费补贴调整为奖励,奖励的范围有家庭农场粮食高产竞赛、秸秆还田、农机直播、新农艺新技术推广、生产考核等,进一步促进健康、稳步发展,提高了家庭农场生产的积极性。 (六)农产品安全得到加强 全面落实区-镇-村(生产单位)三级安全监管责任制,实行生产、检测、执法“三方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松江地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继续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农药,加强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4235人次、3358家次,查处案件178起。二是加大地产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抽检力度,对不合格样本及时追本溯源,坚决处置,防止不合格产品上市。今年处置了数起外来不规范种养户使用违禁农药、兽药、渔药的事件,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工作,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5%以上(农业部要求80%以上)。 三、进一步发展松江区农业发展的措施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从粮食安全、支农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改革、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作了明确表述。因此,我们要以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松江实际,进一步促进松江区农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管理 中央一好文件指出:要扶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因此,我们要完善并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管理。一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的考核。要组织对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方法要讲究实效,由镇专业考核与村民民意考核相结合。二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培训。要注重实际,做好家庭农场分级资格培训,强化家庭农场生产管理基础知识,提高家庭农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要拓展培训形式,组织家庭农场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逐步缩小家庭农场间的能力水平差距,促进家庭农场均衡发展。 (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2014年1号文件指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因此,我们要努力实践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生态化。坚持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三三轮作制”,实行减肥减药,增加土壤有机肥、农家肥使用量。强化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进一步研究稻麦秸秆还田、蔬菜废弃物还田、种养结合粪尿还田技术和方法,落实扶持政策,推进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畜牧业节能减排项目和蔬菜标准园建设。强化生产环境生态化,继续加强农田林网、河道、村庄等农村绿化建设,坚持对外来不规范种养户整治清退,使农村环境更美好。 (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队伍等组织体系,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 |
||||||||||||||||||||||||||||||||||||||||||||||||||||
编辑:Zhanglin |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