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元旦、春节、元宵、“三八”妇女节等传统及法定节假日相对集中,且整个冬季天气持续晴暖,各类商品市场供应充足,商品价格运行平稳;2月底,梅花节、菜花节相继开幕,我区春游踏青人数剧增,各宾馆饭店效益良好,整个消费品市场运行安全有序。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概况
1-3月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7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2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平稳
从下图看,1-3月累计实现零售总额92.7亿元,1月、2月和3月三月各实现总零售额分别为35.2元、29.4亿元、28.1亿元,虽每月零售总额有所下降,但各月累计增速比较平稳,分别为14.6%、14.5%和13.1%(见图表一)。
图1:

2、限上零售额主要经济指标特点
(一)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消费呈现先热后冷现象
受元旦、春节消费影响,一季度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消费呈现先热后冷现象。1-3月该类商品累计实现零售额3.3亿元,同比下降2.1%(见图表二)。以超市类消费为例,由于1月受元旦、春节影响出现了高幅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31.1%;而2月节后销售迅速退潮,销售额同比下跌36.6%,3月份超市销售趋于平淡,其中酒精饮料类销售下降较突出。
(二)节日消费促三类商品销售增长
1-3月共计大小节日4个,节日期间各商家推出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促销活动,加上换季消费因素作用,节日性和季节性类商品实现旺销。一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增长较快,累计同比增长22.7%,其中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较快增长,累计同比增长88.7%,服装、鞋帽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了3.4%和8.6%;二是日用品类商品销售平稳增长,累计同比增长4.4%,其中受节日集中消费影响,儿童玩具成为家长节日馈赠的首选,该类商品消费旺盛,累计同比增长11.3%;三是化妆品类消费增长明显,累计同比增长28.1%。
(三)住房类相关消费降温
从住房消费看,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今年一季度建筑装潢材料和家具类等相关商品销售不太乐观,我区零售业中,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同比下降65.9%,家具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30.1%(见图表二)。
图2: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況。
(四)汽车类销售一季度开门红
今年汽车市场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1-3月限额以上汽车类累计实现销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28.9%。而1-2月限额以上汽车类累计也同比增长37.0%,故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区汽车销售趋势良好,受此影响石油及制品类1-3月累计实现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9.7%。
(五)大众化餐饮类消费活跃
今年以来,我区餐饮行业格局发生一些新气象:一是高端餐饮走大众路线,推出了农家菜、熟食外卖、婚宴喜酒、团购等活动;二是以生态、农家乐为主题的餐饮消费活跃;三是以梅花节、菜花节为主的旅游餐饮消费带动作用明显。1-3月我区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亿元,虽同比下降1.3%,但较去年同期回升0.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累计零售额为1.9亿,虽同比下降6.4%,但较去年同期回升1.4个百分点。一季度餐饮行业形势的好转给今年餐饮行业发展带来希望。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继续向好发展的建议
1、我区限上企业比重不够大,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部的22%左右,消费主导地位不够突出,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各镇、开发区、社区要加大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清查力度,做到应统尽统;同时应及时出台相关商贸企业的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规模、有潜力的限下企业尽快升级,使我区限上商贸企业比重得以提高。
2、建议餐饮业一方面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人均消费,继续发展大众化饮食消费;另一方面除加强团购、会员卡等传统电子商务渠道的开拓力度,还应加强手机订餐应用和微营销平台的开发,如400热线电话、网上点餐、App手机客户端在内的美食速递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