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经济时评 >> 正文

国外文学奖是如何评出来的

更新时间:2014-8-25     来源: 文汇报

  近年来,对于一些国内文学评奖的争议一直不断,而国外一些重要文学奖究竟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此前来沪出席上海书展的法国著名作家、龚古尔文学奖评委皮埃尔·阿苏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法国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编辑给龚古尔文学奖的每一位评委寄去了当年销量最好的一本书,并附信“利诱”,如果评委把奖评给这本书,这家出版社保证会加大宣传力度,使销量更加攀升,龚古尔奖的影响也会因此愈加扩展。没想到,评委们纷纷把书寄还给这位编辑,回信说,“这是对我们的污辱”。

  

    公正、独立和道德准则是基础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龚古尔文学奖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像故事里透露的那样水米不进。阿苏里直言,龚古尔文学奖自创办100多年来,评委们虽然以眼光好、独立性强著称,但也犯过错误,有时候只看作者的名气而忽略了作品的质量,有时则与出版社瓜葛过深。“但是现在这些情况已经基本不存在了,龚古尔奖的公正性是有保障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道德准则,从原则上面反对评委和出版界过多联系,并且,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一些未成名作者创作的小说也能摘得大奖。”

  公正、独立和道德准则对于一个文学奖究竟有什么好处,阿苏里先生只说了一个细节:“在法国,有些人可能一年只买一本书作为圣诞礼物,他在买这本书的时候很有可能就选择龚古尔奖的获奖作品,如果他们连续几年发现质量不佳,就会对这个奖产生质疑。”他强调:“龚古尔奖的品质是靠获奖的作品树立起来的。”

  如何保证评委们没有漏掉当年的杰作?阿苏里先生坦白地说:“每年有700多部小说出版,10位评委不可能每本都读过,但大多数是读过的。并且在8月底到11月间的这段评奖时间里,我们会去读所有的书评,书评可以提示我们是否遗漏了真正的杰作。”

  

    文学奖对读者的意义超过作家

  美国作家罗伯特·奥伦·巴特勒在1993年获得美国文学艺术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之一普利策文学奖。巴特勒认为,设立于1917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之所以获得认可,最根本的原因正是获奖作品的质量经得起时间检验,近百年前评出的一些普利策获奖作品至今还在影响后世。

  巴特勒说,普利策文学奖的初评委由3位作家或评论家组成,每人挑选一本当年自己最喜欢的小说,而后,一个由18位新闻工作者组成的评奖委员会讨论投票表决出最好的那一本。尽管为了保证公正性,3位初评委员每年都调换,但在巴特勒看来,普利策文学奖仍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一些垄断性的出版商获奖机会多一些,一些“小圈子”互相吹捧的因素难免会掺入到评奖中,有时候评委之间的互相妥协也使挑选出来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意见折衷的产物。

  巴特勒先生表示,必须承认,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文学奖的结果都不可能完全尽如人意。从根本上讲,文学品质的高低是很难评定的,也很难给文学作品排一个先后座次。那为什么还要设立文学奖?意义在于读者。“文学奖的价值,是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读者辨认出什么作家是最好的,并且为未来的读者群提供评判当代文学的坐标。”

  最不应该考虑获奖的应该是作家。“只有当你知道自己永远也发表不了、得不到文学奖,却仍然充满写作热情时,才可以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记者 吴越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濠电偛澶囬崜婵嗭耿娴e湱顩烽悹浣哥-缁夊潡鏌涢妷銉モ挃濠⒀勭墵瀵剟宕堕埡鍐ㄥ▏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