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社会新闻 >> 正文 |
沪每日新发癌症169例 院士院长教你“远离癌症” |
更新时间:2016-4-21 9:35:00 来源: 解放日报 |
![]() |
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2人患癌,每天上海新发癌症达到169例。上海人的癌症风险有多高?如何才能远离癌症?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和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29届解放健康讲坛,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本次讲坛的主题为“健康生活,远离癌症”,知名院士、院长们与大众分享了自我保健的远离癌症法,那就是:保持好心态、坚持运动、饮食清淡、生活规律。 本次讲坛承办单位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协办单位为上海新闻广播《活到100岁》;支持单位为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 【数据】上海每天169人新发癌症 郑莹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防所肿瘤防治科主任、主任医师 《上海人的癌症风险》 在上海每年有6.1万新癌症病人,每一天就有169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上海有3.7万人死于癌症,每天则为101人。在上海,生活着32.4万癌症病人,也就意味着每100个上海市民中就有2个是癌症患者。 那么上海人患癌症的风险有多高?如果活到75岁,累计的癌症风险是23%,85岁则达到38%。从男女比例来看,男性的风险更高,也就是说,一个上海男性活到85岁,将有50%患癌风险。 哪些人会得癌症呢?在每100个新发的癌症中,有64个是大于60岁的老年人,31个是40到59岁的中年人,青年人为5个,青少年和儿童不到1个。 到底哪些肿瘤容易多发呢?在每100个新发癌症病人中,男性有23个为肺癌,13个大肠癌,12个胃癌,8个肝癌,7个前列腺癌。女性中,则有17个乳腺癌,13个肺癌,12个大肠癌,11个甲状腺癌,8个胃癌。 由于上海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去除老龄化的因素,上海的患癌比例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高了10%,比中国的平均水平也高了10%,但发病情况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二。 尽管上海男性发病率比上世纪70年代增长了1.7倍,但去掉老龄化因素后,这一风险并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上海男性发病率的增高主要是由于年龄老化。不过,女性在过去40年当中,发病的风险增高了1.1倍,增加了20%。但好消息是,从过去的40年中看,尽管女性癌症死亡的风险增加了50%,除去年龄因素,实际的死亡风险是在下降的。 另有一个好消息是,通过40年数据的回顾,我们发现,上海的癌症患者活得更长了,生存率大幅度提高。五年生存率目前已经达到了54%,而在70年代,这个数据连20%都不到。 怎样降低癌症风险呢?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癌症最相关的是年龄,还有遗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感染性疾病都会提高癌症风险。80%的癌症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吸烟、被动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所导致的感染,都会增高癌症的风险。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外,还需要定期体检,参加高危人群筛查,达到早诊早治,科学康复。 【预防】注重进行口腔自检 张志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 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口腔癌的预防》 为什么同样是舌癌,同样也是我开的刀,最长的活了30多年,最短的不到半年就去世了?这就告诉大家不要谈癌色变,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 口腔中也有癌吗?要知道,病从口入,口腔是一个人的门面。上海每100个男性癌症患者中,就有0.8个人是口腔癌。 口腔里哪些器官容易得癌呢?第一是舌头,第二是颊,第三是牙龈,第四是硬腭,还有口底、唇等。口腔癌的早期表现多数为溃疡和增生。在口腔癌治疗中,化疗、手术、放疗和生物治疗中,我强调一定是以手术为主,研究发现,只有四分之一的口腔癌病人化疗有效,千万不要随意采用化疗、放疗等办法。 预防口腔癌,首先要消除减少致病因素,不要吸烟、喝酒,吸烟人群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要高12%,喝酒会灼伤口腔黏膜。一旦喝了烈酒后再吸烟,致癌物质就会进入正常细胞中。第二要注意减少光辐射,紫外线的照射。第三则是要注意刺激与损伤,譬如龋齿,当牙齿破坏后,还留了一点非常锋利的角,当它经常刺激舌头时就可能引起问题,还有创伤性的溃疡也易引起癌症。此外,还要注意生物因素,舌头上面的三分之二和牙龈上面,如果发生病毒感染都需要引起注意。要注意营养因素以及生活的微环境等。 如何预防口腔肿瘤呢?自检很重要。一是检查面部与颈部,尽量向后仰头,查看下颌骨区和颈部有无异常;再用手分别触摸左右两侧的颈部和下颌骨区,试试两侧感觉有无不同。二是检查唇部,先用眼睛观察上下嘴唇的外侧,再用手触摸,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向下拉开下嘴唇检查内侧,最后查上嘴唇内侧。检查牙龈时则拉开口唇检查牙龈,并用食指触摸,看是否与上次检查时一样。 检查颊部时则需要轻闭嘴,将拇指与食指放在嘴角向外拉开,用眼睛观察,同时用手触摸侧颊部,看有无异常。同时还要检查舌头,用手垫上纱布抓住舌头,观察与触摸舌面,并分别向左右方牵拉舌头,观察舌两侧。此外,还可以检查舌底,将舌尽量上抬抵住腭部,观察与触摸舌底。通过发“啊”音,在光亮处观察咽部;然后头部稍向后仰,观察并触摸上腭部。 口腔中发生一些异常情况一定要注意及时就医:譬如口腔黏膜上有固定性溃疡,经治疗三到四周后仍不愈者;口腔黏膜,尤其是颊黏膜上的红色或白色斑块近期扩大、增厚,或出现破溃、出血者;颌面部、颈部的无痛性包块或淋巴结,近期明显长大,或出现疼痛不适;在口腔腭咽部或上下唇出现麻木或虫爬等异物感;口腔内特别是牙龈,发生原因不明的多次自发性出血。这很可能说明已患有口腔肿瘤。 【研究】CTC捕获器突破肝癌复发瓶颈 樊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肝癌的防治》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为排名第三位的肿瘤死亡原因,每年有30万人死于肝癌。男女发病比率大概是3:1,和肝炎病人有关。我国大概有10%携带肝炎病毒的人群,每年大概有100万新生婴儿感染乙肝病毒,不过现在不用害怕,有疫苗针对。 肝癌早期并没有症状,有的肿瘤甚至长到10公分,患者还没有感觉。到了晚期,会发现右腹部涨痛、涨气,晚期肝脏肿大,有腹水、黄疸,到了这一阶段,至今也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办法,病人多数会在3到6个月内病人死亡。遗憾的是,临床发现,80%前来看门诊的病人都已是中晚期,能够手术治疗的患者还不到20%。因此,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注意甲胎蛋白指标加B超检查,一般来说1公分以上的肿瘤会很快被检出。有肝炎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最好每半年体检一次,平时千万不要喝酒。 我们研究了一种补充甲胎蛋白诊断,有88%左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一检查办法正在进行专家认证,很快就能推广使用,将大大提高肝癌血液检查的检出率,特别是对于一些小的肝癌和肝癌肿瘤切除后复发的病人,可以追踪检测。 我们正在研究一项CTC捕获仪器,可以在外周血中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帮助了解这一肿瘤是否容易复发。比如说,治疗之前循环肿瘤细胞是升高的,治疗以后没有了,说明治疗效果很好;反之如果循环肿瘤细胞不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说明效果不好。这一研究将能极大突破肝癌易复发的瓶颈,这个月相关研究的仪器和试剂就可以研制出来,如果能够注册批准,很快就能在临床上应用。 现在,肝癌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在肿瘤切除以后,小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为60%,很多患者的生存期超过30年,最长的活到了43年,所以早治疗非常重要。 有些肿瘤很大,怎么手术呢?我们进行了亚洲第一的探索,先把肿瘤部位和正常部位隔开,让有肿瘤的部位缺血坏死,让剩余好的部位代偿性增生,7到9天以后,好的部位体积可以增加一倍,此后再将肿瘤切掉。 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我们发明了一个技术:原先无能为力挽救的晚期门脉癌栓,现在则可将肿瘤切掉,再把癌栓取掉,留一个泵来进行化疗,此后把残余的癌细胞拿掉后再做介入治疗,在门静脉里放一个支架,同时拿掉剩余的肿瘤。 如何预防肝癌呢?目前明确的病毒性肝炎已经超过七种,在我国,明确与肝癌相关的主要是乙型肝炎和少部分丙型肝炎。 在乙肝防治上,注意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效果达到90%左右,保护期可以达到15年,特别是新生婴儿,母亲还是阳性的,一定要用疫苗阻断。但打了疫苗不等于进入“保险箱”,还要经常做检查。丙肝预防则需要切断传播途径,特别注重献血人员的筛选。同时还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千万不要吃,减少亚硝胺的摄入。有肝炎背景的人,尽量不要喝酒,现代生活中还一定要注意预防脂肪肝,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技术】不是人人适合质子重离子治疗 郭小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精准肿瘤治疗》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近年来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面对肿瘤,我们希望能达到精准治疗,也就是对肿瘤治疗时希望它的疗效最佳,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最好。 精准医学对于肿瘤治疗来说非常重要,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在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特定性的个性化。可能两个人病情一样,但治疗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因此,对每一个个体都要根据其不同情况来研究精准化的治疗方法。 以乳腺癌为例,手术治疗后,有些人可能需要化疗,有一部分人则不需要,化疗对其没有好处。那么我们需要进行筛选,也要筛选不同的药物,以提高疗效。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首先要查到基因,建立大数据,由专家来筛选。像乳腺癌里的ER/PR,可以采取抗雌激素内分泌治疗,针对HER2则可采取抗HER2靶向治疗。 从2014年6月14日我们进行第一个质子重离子临床试验开始,这一放射治疗最尖端的技术就被大众所关注。和伽玛刀一样,质子重离子也是光子射线。可以看到,应对10公分以下的肿瘤,从人体皮肤穿过10公分到达肿瘤区域,都会受到它的照射。为了干掉这个肿瘤,保护好正常组织,可以采用多角度照射。尤其是重离子射线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一旦损伤完了之后,肿瘤细胞就不能恢复了。 迄今,我们已经采用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疗了248个病人。主要包括头颈部肿瘤患者,譬如说鼻咽、鼻窦的肿瘤手术不能达到完全清除时,用这个方法治疗效果非常好;脑瘤复发患者、肺癌患者、前列腺癌患者以及一些软组织肿瘤患者,这一治疗都能达到较好效果,而且产生的副作用很少,很多病人在治疗之中跟生病之前没有任何区别,这是它的最大优势。 但是,我需要强调,这种治疗是一个很高端的治疗技术,费用也较贵。我们主张,常规治疗能达到根治效果的,还是首选常规有效治疗。而面对一些预计效果不好,或是由于其它内科疾病、麻醉风险、心脏病等而不能进行手术的病人,可以选择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疗。但究竟做什么、怎么做,请让我们医生来评估。 接下去我们还要研究,哪些病人适合做质子治疗,哪些则适合做重离子治疗,使得放射治疗达到最合适、最精准。要知道,很多最先进的治疗技术,不一定适合你或朋友所患的肿瘤,选择最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才是精准医疗。 院士院长自己怎样“远离癌症”? 面对癌症的风险,肿瘤学方面知名的院士、院长和医学专家们自己是如何养生,远离癌症的呢?对此,四位嘉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郭小毛:医务人员其实是很不注意养生的。而我认为要保持健康,需要坚持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多做运动,平时多走路。没有坚强的毅力,坚持不下去,但要记住,不管做什么运动,坚持下去终会有收获。 张志愿:我的养生方法就是“开心”。我65岁了,我认为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我在门诊中发现,有30%的“恐癌症”,请记住:亲朋好友生肿瘤跟你没有关系,虽然有部分肿瘤是遗传,但请都不要担心,注意体检,医生只要说没问题就请放心。我们的工作压力都很大,要学会消除自我压力。我也有听到不乐意听的话,那就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去。 樊嘉:心态要好,保持规律的生活很重要。一般我晚上睡5个小时,这个习惯不太好,希望大家每天保证睡眠达到6至8个小时,这非常重要。饮食要注重清淡,我会保证一天所吃的蔬菜在2斤以上。 郑莹:对于女性来说,最好是滴酒不沾。红酒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好处,但对于乳腺癌来说,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我自己非常注重饮食的清淡,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酱油、咸菜都是有盐的,要格外注意。还要控制油,少吃含有大量脂肪的鸡皮。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一个星期吃一个拳头这么大的红肉就够了,如果吃过一餐牛排,这一周就要尽量用鱼肉等白肉来代替肉类的摄入。从养生角度来看,管理好一日三餐是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腾讯大申网!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