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
企业创新与资本力量 “2015·上海创新论坛”首场论坛精彩观点摘录 |
更新时间:2015-5-22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如何真正让企业成为上海创新的主体,激发企业在市场中的潜在活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创业环境,是落实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工作的要务。 5月20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嘉定区委员会、嘉定区人民政府以及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指导,由解放日报社与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15·上海创新论坛”首场论坛“企业创新与资本力量”在南翔智地园区举行。该论坛由南翔镇人民政府承办,联合承办单位包括南翔金融港、申夏基金、元盟基金、科技50,特别支持单位为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 嘉定南翔镇作为创新创意企业的一线聚集地,目前已聚集“四新”企业逾千家,成为上海创新发展的地标性区域,这也是上海创新论坛首场论坛落地于此的意义所在。 推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 随着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特点的“四新”经济的发展,本市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具有隐性冠军特质的企业已经崛起,其中在全国细分领域市场中占有第一的企业已经达到450余家,就此机会,我谈三点想法: 一,支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必须加大政府转型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将通过市场化机制,对标国际行业领先者,实施关键技术攻关体制计划,建立院士工作站,提升企业在细分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推进价值增值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通过以上的举措,我们力争到2017年滚动培育中小企业1500余家,其中希望在国内细分市场领域占据国内隐性冠军达到150家。 二,做好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来调动社会创新,我们将综合应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等方式,进一步聚焦创新服务功能,加大对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全方位的对接服务和托底服务,加强市区联动,政企联动,构建一大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的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三,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要改革政府投入方式,带动各方资金,特别是商业资本用于创业投资,让市场决定创业的发展和创新资源的配置。今年我们将紧紧抓住资本市场大发展的契机,深化百家中小企业上市培训,引领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开展服务对接,支持中小企业在各级资本上进行融资。 营造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创新氛围 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沈华棣 嘉定是一座科技城,产业大区,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科技园区。嘉宾有配套完善的城市功能“产业基础+发展空间+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等这些比较优势比较明显。 我们正在抓紧制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并配套一系列的政策,希望通过未来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六个“一批”的目标:集聚一批科技孵化器,一批科技中介的服务机构,一批学术交流场所,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和总部,一批国家级的研发平台,一批尖端的创新创业的团队和科技人才。我想今天在座的代表中,有一部分已经是嘉定“六个一批”的成员,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这样一个论坛,让大家对嘉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更希望有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更多的机构和团队在嘉定这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土地上,在为上海科创中心作出贡献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创新变革时期凸显企业的力量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苏平 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其中,上海各类企业的是主力军。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新一代的信息通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谋划,试图再次抢占全球产业发展之高地。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本市企业组织的代表,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将着力推动全市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来临之际,我们期望进一步发挥创新精神,在创新中谋求新的发展。 新常态下如何看待新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 要理解新常态,我认为就要分析我们国家当前发展的阶段特征。我认为当前的发展特征,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我们现在处于发展阶段的转换期,第二个阶段特点,是发展方式转变期,第三个阶段特征,是处于体制机制转轨期,第四个阶段性特征是刺激政策消化期,第五个阶段特征,是技术革命加速期。 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正在改革创业创新环境。我个人觉得有几点非常关键,一个是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第二个完善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第三,改革金融,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第四改革科技,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第五改革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第六加强服务,为创业创新提供便利。我们国家改革的宏图能够落实的话,我想我们中国未来的机会会更多。 提到新常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悲观者看到的是挑战,乐观者看到的是机遇。我想的话,这个机遇至少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国内需求升级的巨大机遇,第二个是技术革命的机遇,第三个全球化的巨大机遇。 那么面对这样的机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怎么样抓住机遇呢?我想做一个类比,地球上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目前正在发生第六次。但每次大灭绝之后,新的物种会出现大繁荣。实际上,新常态描述的企业重大的变化,会加速企业吐故纳新的速度。到了新常态下,传统企业会加速淘汰,新的企业会不断产生。我相信未来的生命来自于中小企业。 关于新的环境下,将来我们的企业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正在组织力量进行研究,研究新环境下企业新的特点新的趋势。我们搜集了大量的案例,有些初步的看法,我们认为新的物种,新的机遇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第一,它是以人才为核心,要实现高等激励机制,第二组织要扁平化,第三个要善于学习,敢于创新,要有合作共赢的思维,第四股东要保持耐心,第五要重视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第六对外加强合作,借助外部的优势资源,我们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案例。 为中小企业创新做好配套服务 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副主任葛东波 给中小企业单纯的资金扶持还不如给他们发展机会。关于市场开拓,我们今年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个,我们开展了“手拉手计划”,即中小企业和在沪的央企开展产业链对接,进入他的供应链配套体系和研发体系。第二个,我们有一个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国门,走出市外的计划,叫“一起闯”。第三个,我们采购一些服务,比如说做互联网医疗的APP,很多小微企业通过试用,慢慢被市场所认可。 然后是创业服务,我们马上要推出“创业宝”,刚才说的移动互联网,怎么样把上海创业的机构放在APP上面,让中小企业或者创业者第一时间找到他们。另一方面是融资服务,我一直认为创业企业,如果从银行里面融资,肯定会有难度的。我觉得创业融资,更主要的是靠股权融资,是直接融资。我们有一个百家中小企业融资上市培训,几年来我们已经做了接近20期了,我们希望中小企业能够踊跃报名,到资本市场股权融资。 多元资本市场为企业腾飞插上翅膀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 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通过这个市场能够让投资于小企业的原始资本实现退出的,最终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市场。 2007年,中国证监会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方案,一共三层,第一层是主板,是大型龙头型的企业。第二层是创业板,扶的是中等企业。第三层是符合一定的实际发展经营能力的企业,全部都是由中国的场外市场服务的,就是新三板市场。上海股交中心虽然在2010年设立,但真正的开盘时间是2012年的2月份。当前的中国场外市场的格局,是比较丰富多彩,比较多元化。 我们拿上海股交中心、新三板制度体系来看,他们的上市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看企业的现在,看企业的未来。你这个企业可以规模很小,有的甚至长年亏损,但只要你的营业收入在持续的增长,只要你拥有美好的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这种企业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企业。当然作为一个资本市场来讲,除了业绩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它的规范性。所谓规范性,就是这个公司在上市的时候,在整个治理结构上,在整个内部风险控制方面,能够保护好小股东的利益。 企业到场外市场上市到底有什么好处?第一个,促进融资,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是股权融资,但由于你的股权在这里头可以流动,有价格,可以拿到银行去抵押了,这就是股权质押融资。它的融资变成多元化的,立体化的了。第二个好处是形象宣传,其实一个企业上一个资本市场的话,他做广告的效应,有的时候比融资的效应还好,这个效应呢,只有我们企业去实践了才知道。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