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企业创新与资本力量 “2015·上海创新论坛”首场论坛精彩观点摘录

更新时间:2015-5-22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孵化服务

  申夏基金、元盟基金董事长王金科

  申夏基金目前管理的都是政府产业基金,我们重点投资在跟当地政府所特别关注的项目,期待发展的行业领域。元盟基金,现在做了一些高增长的基金,将来会跟同业和异业的联合,找到高成长的项目做一些投资。

  基金重点关注的项目,一般是在某一个细分行业领域内是一个行业领导者,有非常好的壁垒,同时团队非常有想象力,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想象空间的项目。具体到我们现在申夏基金和元盟基金以及南翔金融港的项目,我们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我们会通过各类平台,找到优质的项目,进入到上市辅导的流程,一般是八天时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帮他梳理好他的产品、商业模式,然后在融资的需求,找到它的优势,能够为它整个融资计划作出非常好的BT,这个阶段叫上市一站通。第二个阶段,在一站通的项目里面,有20%到30%的优质项目我们提供深入的辅导项目,包括将来三年五年资本市场的规划和预期,包括它的治理结构,包括股权激励、团队引进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咨询,提供一个融资的顾问服务。在梳理好的项目中间,申夏基金和元盟基金会有自己的基金对它进行投资。整个过程中,申夏基金和元盟基金以及南翔金融港会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孵化服务。

  “南翔金融港”是由申夏金控集团联合南翔镇共同成立的“基金重度孵化中小企业上市基地”,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导向性产业提供融资、上市配套服务,要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成功融资上市。申夏金控携旗下子公司元盟与南翔镇共同成立“拟上市企业服务中心”,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提供风投对接会、股改顾问、上市筹备、人脉整合、IPO全程辅导等服务。申夏、元盟基金正努力打造一个资本助力产业的圈子,创造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融资服务平台。

  基于客户或者消费者的单品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法国KEDGE商学院EMBA学术主任王华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和过去传统的制造大生产的时代有怎么样的差别?一句话,基于消费者的单品突破。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普遍的问题是资源有限,而聚焦价格,还不如聚焦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产品和服务又是聚焦于你所锁定的一小群,哪怕你是隐性冠军,这一群的消费者和客户,足够你生存和发展了。怎么样通过你单品的突破,让你的消费者或者客户有一种尖叫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当我们太多的精力放在所谓的竞争对手上面,而忽略了对真正消费者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

  在发展创新能力上走实实在在的路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张晖明

  上海的一些企业相对比较低调,比如说振华重工,全球有码头装修的市场,振华重工占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强的竞争能力。这背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启发,我们讨论产业升级,企业能力的升级,其实你的市场占有能力的升级,是最最直接升级的表现。

  我们对规模经济可能也要重新认识,对规模经济的理解,涉及到生产规模,产能规模,还涉及到市场规模,还有科研的投入规模。比如说华为,他的基本法规定,销售的8%要用于研发。上海的国有企业日立,在全球范围内空调压缩机的生产能力是全球第二位,现在正在争夺第一位。在上海日立公司有两个课题组,一个课题组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走势,另外一个课题组,还研究中国居民家庭结构的变化。这种企业属于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很能驾驭掌握市场了。至于说民营企业做得好的就多了,我们还是要在发展创新能力上,尤其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走实实在在的路。

  企业家永远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

  创新和资本,确实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两个话题。

  关于创新,中国绝大部分成功和创新,是源自于商业模式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人口红利。中国在技术创新这条路上,在过往的十几年,并没有做出更多的令世界震惊的技术创新,这不能埋怨咱们的创业者。我个人的观点,未来十年,中国更多的企业会走向世界,因为中国在发展,中国未来十年会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涌现。

  我们在2004年拿到了风投,但从2004年到2009年,很多美金烧尽了,我们的投资人面临艰难的选择,是继续还是放弃。技术创新在整个中国是非常难的,你要想走一条技术创新的路,就需要有资本很强劲的支持。但是过去很多年,中国的投资人又往往不愿意投技术创新,为什么呢?第一你在美国有这种样板吗?如果在美国没有样板,我干吗要投你?我风险很大。第二你在中国赚到很多钱吗?你没有赚很多钱,那我干吗投你。现在有很多的PE、VC、天使,都加入到全民创新和万众创业的过程中。但对企业家来讲,企业家永远要清楚,第一你需不需要钱,第二你在什么时候需要钱,第三你需要多少钱。我发现一个规律,马云的成功秘笈,雷军的成功秘笈,很多人是拼命去学怎么搭梯子,但当你把这个搭梯子的技术学熟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你们家那颗财富的树在哪里?你连财富的种子都没有种下,你凭什么摘果子?


上一页  [1] [2]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