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不能忽略古典小说中的经济元素

更新时间:2014-8-19     来源: 文汇报

不能忽略古典小说中的经济元素 格非谈新作《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连续获得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格非日前携新著《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来到上海图书馆,做了一场讲座,谈的是《金瓶梅》与晚明文化,并在讲座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很多年来,格非都认为文学奖不会对自己有兴趣。他笑称:“苏童一直说他跟文学奖绝缘,这应该是我说的话,因为我得的奖比他得的奖还要少。我年轻的时候也想得奖,但老得不到,就淡忘了这个念头,也本能地不关心和奖有关的一切新闻。”

  这次获奖的《隐身衣》写一个安装和贩卖音响的个体商户的传奇经历,杨绛也有一篇名为《隐身衣》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卑微”是一个人的隐身衣。格非说:“我看过杨绛先生的文章,曾给我很大的震动,应该说也给这篇小说以潜在的影响。本来在社会上做一个卑微的小人物是很幸福的,你不为人所知,也就拥有了很大的自由。但现在我们更需要存在感,需要被世界了解,你不得不暴露自己。”

  上世纪80年代,格非就读过《金瓶梅》,那时把它当成一部世情小说来读,时隔多年重读,有了新的阅历和知识面,一些曾经感到枯燥与不被注意的内容忽然变得有意思起来。“比如有个很大的问题困扰我,我知道中国是不产银的,明代以前主要从日本进口,明代之后从菲律宾进口,那么《金瓶梅》里描写经济活动时那动辄成千上万两白银是从哪来的?还有,元代时已经发行了纸币,这本来是进步,怎么又发行起了白银?我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会有完全不同的收获。”他逐渐意识到,如果不把《金瓶梅》置于16世纪前后全球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的背景去考察,如果不联系明代的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金瓶梅》中涉及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释。

  多年的酝酿,产生了这部关于《金瓶梅》的书。书名来自《金瓶梅》第二十五回的诗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白色的鹭鸶隐藏在雪地里,也许只有在飞起的一刹那才让人惊觉它的存在。书名隐含着格非重新“发现”《金瓶梅》的努力。

  本报记者 吴越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戞瑥绶為柛銉墮缁€鍫熺節闂堟稒锛旈柤鏉跨仢闇夐柨婵嗘噺鐠愨剝銇勯埡鍐ㄥ幋闁诡喛顫夐幏鍛村传閵夘垳绀婄紓鍌欑椤︻垰岣块敓鐘茶摕婵炴垯鍨瑰敮闂侀潧顦崕顕€骞愰崘鈺冪瘈闁冲皝鍋撻柛鏇ㄥ幖閳峰矂鎮楀▓鍨珮闁告挾鍠庨悾鐑藉醇閺囩偟鍘搁梺鍛婂姂閸斿矂鍩㈤敓锟�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