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用中国水彩画表现重大题材

更新时间:2014-8-22     来源: 文汇报
  • 图片说明:哈定创作于1989年的水彩画《帕米尔高原的女儿》。 (资料照片)

    哈定艺术成就回顾展汇集60余年创作精品 用中国水彩画表现重大题材

      本报讯 (记者 范昕)近日于中华艺术宫举办的“补白·添彩——哈定艺术成就回顾展”引发观众对于中国现当代水彩画的共鸣与关注。展览中,涵盖哈定60余年创作生涯的艺术精品呈现出了水彩画的中国之路。

      哈定是我国第二代水彩画家中最杰出的水彩画大家和美术教育家。哈定1923年出生于上海,从小跟随祖父——著名的书画家和文物鉴赏家哈少甫学习中国画,1942年进入“充仁画室”,师从张充仁学习水彩画和油画。

      在人们的既有印象中,水彩画不适合制作大幅作品,只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就像是美术中的“轻音乐”。哈定则敢于破除人们视水彩为“轻音乐”、不能与油画那样的“交响乐”相提并论的传统偏见,创作出许多表达重大题材的巨幅水彩画,超越了水彩画的一般表现效果,把我国水彩画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1950年代,哈定就格外注重深入生活,体验工人、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并多次带领学生下乡下厂,不仅自己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水彩作品,还带动了许多学生学习主题创作的热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1978年开始,哈定近到沈家门渔港、葛洲坝工地,远至广西、内蒙古、西藏、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写生采风和体验生活。边远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民族风情、人文景观,扩大了哈定的视野,也为他提供了全新的创作题材。

      哈定以艺术美的追求致力于人物精神面貌的刻画,并在水彩的绘画技法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和突破。在创作中,他既汲取了国外印象派画家对自然色光表现的特长,又融合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理念和笔墨气韵,直叙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注重意境的抒发。在充分发挥水彩画透明、流畅、轻快、简洁的基础上,他又运用创新的技法增强了画面丰富的色彩感和凝重的表现力,创立了自己的个性特色。哈定的少数民族地区风光人物画《帕米尔高原的女儿》、《勤劳的藏族姑娘》,一改水彩画纤柔抒情的意味,准确捕捉到大漠原野开阔苍茫的气息。他甚至首度尝试将水彩画写生小品发展成大型水彩创作,探索其兼具油画色彩感和凝重表现力的可能。


  •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戞瑥绶為柛銉墮缁€鍫熺節闂堟稒锛旈柤鏉跨仢闇夐柨婵嗘噺鐠愨剝銇勯埡鍐ㄥ幋闁诡喛顫夐幏鍛村传閵夘垳绀婄紓鍌欑椤︻垰岣块敓鐘茶摕婵炴垯鍨瑰敮闂侀潧顦崕顕€骞愰崘鈺冪瘈闁冲皝鍋撻柛鏇ㄥ幖閳峰矂鎮楀▓鍨珮闁告挾鍠庨悾鐑藉醇閺囩偟鍘搁梺鍛婂姂閸斿矂鍩㈤敓锟�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