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
春风化雨绿染申城 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为城市创新管理贡献金点子 |
更新时间:2015-7-20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面对垃圾围城的严峻挑战,上海试行垃圾分类,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 截至2014年底,试点已覆盖1.1万个单位和小区,280万户居民。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末端焚烧、填埋量,已从2011年的1.89余万吨,下降到2014年底的近1.68万吨,相当于减少新建一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 在这些靓丽成绩的背后,凝聚了许许多多环保志愿者的心血和才智。正是她们,进入每个社区每户家庭,进行大量耐心的讲解、指导,如春风化雨,悄悄推动着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正是她们的默默奉献,为上海这座城市抹上了靓丽的环保绿。 其中,一些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还在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为城市创新管理贡献了金点子。 桂花园盛新华: 楼组长的“百日计划” 在万航渡路660号,小区有个美丽的名字——静安桂花园。每到夏天,小区主干道一字排开9只垃圾桶,塞满垃圾,臭气熏天,居民掩鼻而过。 去年6月13日,小区垃圾分类“绿色帐户”正式启动。实施一年,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达到95.5%,绿色帐户积分活动参与率达到91.3%。 今年6月,笔者来到桂花园,发现垃圾桶醒目地分为“塑料袋”、“可回收物”、“塑料包装物”、“废纸”、“玻璃”、“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等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干干净净,已经闻不到什么异味。附近,还有几位戴红袖章的志愿者值守。 桂花园的垃圾分类为什么推广得这么好呢?小区居民夏思椿老伯认为,关键是有带头人、有个志愿者团队。垃圾分类,环保公益,道理人人都懂,但真要实施,没人发动、没人串门入户做细致的工作,推进起来还是蛮困难的。能取得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小区楼组长盛新华阿姨。 一诺千金,出任楼组长 盛新华阿姨,退休前,在卫生系统工作多年。去年,静安区绿化市容局、曹家渡街道要在桂花园推广垃圾分类,请她出任小区楼组长、联络人。她一口答应了。朋友们听说她成了楼组长,都忍不住笑了。外面有单位聘请她,她也回绝了,她说:我已经答应居委会了。 她至今难忘几年前去德国看望儿子的经历。“在德国第一天,儿子就先花五分钟教我怎么垃圾分类。德国的垃圾房,是无人看管的,每户居民要自己把垃圾分类好,再倒进相应的桶里。垃圾房干干净净的。外国人垃圾分类能够做好,我们也一样能做好”。盛阿姨说道:“现在我们上海也要搞了,太好了。”儿子也支持她,还给她发来照片《无人看管的垃圾箱房》。 “百日计划”:垃圾分类三步走 垃圾分类启动之后,武西居委、环卫所、中国银行等先后三次来小区宣传垃圾分类,为小区157户居民开办垃圾分类“绿色帐户”积分卡。 盛阿姨深知,光一个人是不够的,更要靠积极分子把小区居民发动起来。于是与业委会主任、物业经理、居委会商议,成立了小区精神文明共建小组,舒聪惠、鲍梅红、候少美、郁荣芳、王锦春等11位小区居民纷纷加入,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坚持每天上午6:00—9:00、下午6:00—9:00,在垃圾分类桶放置点进行巡查,做好垃圾分类的义务指导工作,指导居民将垃圾正确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 去年8月20日,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刚一推行,就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居民嫌烦嫌脏。“我们交了物业费了,为什么还要我们来垃圾分类,这是物业的事。”甚至有人嘲讽道:“你们真的太有空了。” 对于这些冷嘲热讽,盛阿姨并不生气,反复耐心地说服:“垃圾分类,就是要从源头抓起,人人有责。这是美化我们城市、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如果靠保洁阿姨来分,根本忙不过来,二次分类还容易造成更大污染,这样就失去垃圾分类的意义了。”但一些居民还是难以接受。 不过,盛阿姨并不着急,她说,推进垃圾分类,是场持久战,贵在坚持。她有个三步走的“百日计划”。 第一个月,先让居民知道垃圾分类,知道绿色帐户可刷卡积分这回事。 每天早晨,盛阿姨和志愿者们就站在垃圾桶远处看着,发现居民垃圾没有分类投放,她也不去直接指责。等他们投放之后,再上前帮他们重新分拣一下。下次碰到,还会夸赞几句,并送上一些垃圾袋,告诉他们如何分类。有些居民,湿垃圾投放没有破袋,志愿者就帮着破一下。盛阿姨说,一次做不好、二次做不好,没关系,一个月下来,就能做好了。 实施了一个月,参与垃圾分类的,只有30几户老伯伯、老奶奶。其他居民还不是很积极。 第二个月,盛阿姨和志愿者们,在小区醒目处,贴了一张巨大的垃圾分类积分榜。每天参与垃圾分类并每天参与绿色帐户积分的家庭,打红色五角星;参与垃圾分类但未参与绿色帐户积分的家庭,打绿色五角星;没有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打蓝色五角星;如果家中有垃圾分类志愿者及老伙伴、小伙伴积极分子,则打两颗五角星。 这个积分榜一公布,在小区居民中引起不小的震动。一些没有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难为情了,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小区参加户数迅速增加到100户左右,占小区70%。 与此同时,绿色帐户积分兑换工作及时跟上。盛阿姨会经常登陆绿色帐户官网,及时了解最新的资源兑换资讯及绿色帐户套卡的专项优惠。一有消息,就马上在小区里面公布。每到周末,居民便到附近农工商超市兑换绿色帐户积分,拎着酱油、醋、沐浴露等回家,热热闹闹。一些冷对垃圾分类的居民,心动了,也会主动来询问如何办理绿色帐户积分卡了。 不过,盛阿姨一直跟居民强调,不能把积分看的太重,这是一种精神上鼓励,今后还是要走上法制化轨道。 第三个月,盛阿姨开始搞垃圾定时投放。由于垃圾投放集中在早晚,中午投放垃圾的人比较少,于是,早晨6:00-9:00、晚上6:00-9:00,开放垃圾箱,中午关闭,并安排志愿者站岗,遇到中午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则劝导他们早晚时间集中投放。到第100天时,小区正式实施定时点投放垃圾。 在垃圾定时投放之后,环卫所也能够早晚定时清运了,减少了垃圾在小区停留时间。长期困扰居民的垃圾箱恶臭问题,迎刃而解。 今年4月1日起,在原先垃圾六分类的基础上,再把可回收的塑料和纸独立分类出来。盛阿姨说,垃圾干湿分离,把瓜果等厨余湿垃圾分出来,仅是开始,对干垃圾的分类仍旧非常粗放。干垃圾里面的塑料、纸张占比比较大,还可以分离出来,增加回收利用。 力克家政、租赁二大难点 桂花园推广垃圾分类,盛阿姨直言,有两大难点,一是租赁人员多,二是家政人员多。 桂花园,20%房子出租。租客往往白天不在家,回家比较晚。盛阿姨她们就带好垃圾袋,晚上一户户敲门,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方法,把小区的规矩讲给他们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原先时常发生的高楼抛物现象,现在少多了。 桂花园不少居民请了家政钟点工负责打扫卫生。钟点工流动性大,比较难管理。一些钟点工开着电动车出门,经过垃圾桶时一扔了事。于是,盛阿姨出了一个通知给房东,请他们把垃圾分类的要求讲给钟点工听。圣诞节时,再把所有钟点工请来,给他们发放了巧克力等圣诞礼物,感谢他们为小区环境卫生做出的贡献。钟点工们深受感动,从此,这些家政人员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了。 小区干净了,融洽度也高了 夏思椿老伯说,实施垃圾分类一年,不仅小区干净了,社区融洽度也高了。以前居民很少交流,见面很少打招呼,现在通过志愿者,居民之间也熟悉了,晚上集中投放垃圾,见面次数也多了,相互也认识了。通过精神文明共建小组这个平台,小区的读书小组、太极拳组也建立起来了。 “垃圾分类,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在于坚持。”盛新华如是说道。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