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
松江区2013年外来农民工情况简析 |
更新时间:2014-2-20 来源: 松江区统计局 |
![]() |
松江作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近年来外来农民工数量不断增长,外来人口比重较大,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低端制造业或者服务行业中,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其流动性较大,如何行之有效地管理好外来务工者,并且在卫生、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保障他们的权益已然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近期,松江调查队根据上海调查总队的布置和要求,开展了松江外来农民工的情况调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我区住户调查点中选择了205个调查样本(户籍在外省市农村且来松江打工的人员),其中有效样本197个,现就调查结果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男性为151人,占76.6%,女性46人,占23.4%;从年龄分布来看,30-40岁的占比达51.8%,平均年龄仅为34岁,反映了目前我区的外来农民工还是以青年男性为主。 此次受访者中来沪10年以上的有25人,占比不到13%,5年到10年的占29.9%,5年以下的占57.1%。从工作性质来看,大多数受访者在私营、个体户或者外商、港澳台企业上班,比重达到90% 以上,而就职于国有、集体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受访者只有18人,占9.1%。 另外,调查显示,受访者中生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的占31.4%,生育一个和还未生育的分别占34.6和34%。 二、在松农民工居住生活状况 1、居住地离单位较近,以步行或电瓶车上班为主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的居住地离单位不远,只有6%的人从家里到单位的时间超过30分钟,75%的人到单位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这也是由于外来务工者大多租住在单位附近或者是单位的宿舍中,而且他们上下班的交通方式也较为简单,以步行或者骑电瓶车为主的人占到了8成左右。受访者在目前居住地居住的平均时间为3年,在居住情况方面,超8成的受访者对居住面积感到一般或者不太满意,超9成的人对周围环境和社区治安感到一般或者不太满意。 2、社会关系简单,以家人为主 调查显示,有61.9%的受访者表示在松江交往最多的是家人;由于外来农民工大多只身外出打工,逢年过节需要回老家探望,所以去年有56.3%的人回了1次老家,20.8%的人回了2次或者2次以上,尽管由于工作繁忙单位假少等原因很多人回家的频率并不高,但他们还是通过电话与家人保持着频繁的联络。受访者中,有88.8%的人至少每月与不在一起的父母联系一次。 3、很少使用银行卡和网络进行消费 调查显示,超过95%的受访者选择把钱存入银行,选择投入到股票、债券等投资理财产品的人寥寥无几;相应的他们对借记卡和信用卡也不感兴趣,84%的受访者表示从未用过,另外使用网银的也只有11人,不足6%。 受访者平均每天电脑上网的时间仅为1小时,手机上网时间为2小时,大多数的人在网上只是聊天、玩游戏或者浏览网页,进行网购的不足13.2%;在网购的人中,80%以上的人买了食品、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家电、数码产品等网上热销物品只有不到10%的人光顾。 4、技能培训不足,渴望强烈 调查显示,受访者掌握目前工作所需技能的平均时间仅5个月,其中47.7%的受访者的工作技能来自于边学边干,29.4%的人是跟着师傅学,单位内部培训或者参加其他职业培训的人合计不足25%。 如今的工业生产越来越信息化和科技化,其对员工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受访者中仅有20.8%的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其实本就缺少职业化教育的外来农民工更加迫切地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有63%的受访者甚至愿意自费地参加技能培训,其中又有66.5%的人喜欢单位组织或者单位安排师傅来指导的培训形式。 5、对收入和社会环境不太满意 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觉得在当今社会自己的收入处于中下层,同时他们觉得生活压力较大,34.5%的人觉得房租是主要的生活支出,另外医疗费(18.3%)和食品支出(15.8%)也是生活成本的主要支出。大多数的受访者(64.3%)都觉得成为有钱人对自己来说比较重要,但是同比例的人觉得自己距离成为有钱人还很远。 在社会环境和管理服务方面,绝大部分的受访者没有对此感到满意,他们对水质量、教育和外来人口管理这三个方面最为不满(如下表所示)。另外,如雾霾、看病难看病贵等焦点问题也成为了受访者普遍不满的原因。 三、相关问题及建议 1、社交圈狭隘,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节奏。 外来农民工的社会关系过于简单,主要就是和家人交往,这种狭隘的社交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闭塞。建议政府和企业能够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外来农民工参与其中,和本地人多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沟通,使外来务工者真正地融入到松江这座城市里来。 2、消费习惯过于保守,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兴趣 外来农民工很少使用信用卡以及网银等金融工具,对上网以及网购的兴趣也不大。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建议多加引导,鼓励外来务工者多上网了解新鲜的咨询,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多使用信用卡和网银进行消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缺乏成功信心,技能培训不足 外来农民工一面渴望着成为有钱人,一面又缺乏这种信心,这种心理的落差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而造成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外来农民工专业技能的缺失和上升空间的不足。建议政府能够搭建好平台,和更多的企业联合起来加大对外来务工者的培训力度,同时给有能力的外来务工者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地走向成功。 4、缺少社会保障,生活环境不佳 外来农民工在医疗、养老、教育等诸多领域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待遇,同时他们对居住环境、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满。建议提高对外来农民工的社保待遇,一些教育资源可以对外来农民工的子女开放,另外能够加强对外来人员聚集地,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保障其居住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